top of page
牛雜
ox magazine
Discover
牛雜25期
城市中的漫遊者 現已出版
Home: Blog
Recent Posts
Archive
流動的故事載體──「社區藝術創作活動 2016」
文 : 楊冠瑩 攝影 : 吳俊 社區活動是牛房倉庫的長年固定項目, 過去曾走進各個社區,包括青洲、雀仔園等,以藝術向大眾溝通,為社區留下回憶。去年,社區活動開始集中探索牛房附近的地點,並邀請到香港 「藝術到家」兩位成員—陳佩玲、劉學成擔任「尋找社區寶藏之《流動創意車》」工作...
以自居為先的共享可能,空間本身是一件藝術品──訪問子隆山房鐮倉塾
文 : 李卓媚 攝影 : 李卓媚及由梁海莎提供 受訪者:張子隆 (張)、梁海莎(莎) 訪問:李卓媚(L) 遠離城市從淡水出發,濱臨白沙灣約一小時多車程,子隆老師形容這裡是鳥不生蛋的地方。往山裡前行,一片綠意,既沒有便利商店,也沒有任何生活機能,消失了吵雜的人群和車,剩下溪...
多元化文創平台打造澳門文創新景象──訪「文創村」村長李漢昌
訪問/文 : 郝元春 攝影 : 郝元春及由李漢昌提供 「村」是很能代表澳門的一個詞語。澳門地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得比較緊密。「文創村」 便是以此為基礎創辦的一個文創集中地,由村長李漢昌2016年成立的新「村落」。從事文創工作已有多年的村長,以往於工業大廈中都建立過不少...
另類劇場創造「藝術語言大賣場」──訪「劇場搏劇場」小城實驗劇團團長譚智泉
文 : 郝元春 相片由譚智泉提供 自己不是劇場演員,但也有幸親身參與了兩次「劇場搏劇場」的活動。去年是幫參與「劇搏」 的藝術家朋友做工作人員以及幕後,算是第一次參與劇場演出運作這個環節當中,很新鮮。今年「更上一層樓」,又與攝影師朋友一起,作為演員做了正式的劇場演出。藝術不同...
絕處逢生的藝術力量──專訪全藝社理事長黎小傑
文:Mr. 海 攝影 : 施援程及由黎小傑提供 能扼要說說全藝社成立的經過、經營方針和運作模式嗎?全藝社在澳門整個藝術生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定位? 全藝社(Art For All Society),為二零零七年在澳門成立的非牟利藝術工作組織,最初由幾位創會成員共同出資經...
經過交流才會促成進化──訪「藝術空間進化論」策展人李綺琪
採訪/整理 : 郝元春 相片由李綺琪提供 身為這次「藝術空間進化論」展覽的策展人,李綺琪同時也從事藝術創作多年,由當初只喜歡繪畫的人,轉變成現在的跨媒體藝術家,她本身的經歷也恰恰說明了藝術交流進化的重要性。藝術創作這種相當主觀的行為同時也會隨著藝術家生存的環境,接觸的人事物...
播種者要遇到好的土壤――訪馮漢紀談港澳攝影
文:施援程 相片由馮漢紀提供 澳門社團文化很盛行,其中以攝影為名有十多個非牟利團體,歷史最悠久的是澳門攝影學會, 已經成立58年,行家在傾計的時候會以「老會」 來稱呼,其餘較活躍的是澳門數碼攝影學會、澳 門沙龍影藝會、澳門攝影沖印業協會及易攝影會...
攝影就是一種收集――專訪紀實攝影師黃霐雴
文:Mr. 海 相片作者:黃霐雴 有人喜歡收集古老器物,有人喜歡收集氣味,有人喜歡收集聲音,有人喜歡收集「風景」,有人喜歡收集「故事」,有人喜歡收集「感覺」,他卻喜歡用相機去收集「物件的形態」。 紀實攝影師黃霐雴去年夏天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藝術櫥窗展出了他的攝影作品《動物的形態...
從街頭漫遊到劇場――許斌的光影人生
文:楊冠瑩 相片作者:許斌 「在鄉下佳里有兩家戲院,一家是新戲院,主要放電影,另一家舊戲院,是做歌仔戲、布袋戲、時代劇(新劇)。都是我姨丈開的,所以看戲不用錢。我幾乎每晚都會去放映室看電影,台語片、荷里活和日本電影⋯⋯什麼電影都看。」當許斌繪聲繪色地說著自己的兒時記憶,很快...
浮瓶浪跡――梁家泰慢旅行攝影生活
文:郝元春 相片作者:梁家泰 如今氾濫成災的資訊已經在不停侵蝕著我們的生活,擾亂自我的節奏,而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將注意力轉移到零散的資訊當中,反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卻無瑕顧及。香港攝影師及藝術家梁家泰先生在一次長途跋涉的慢活旅行中不僅僅拍攝了海陸兩地的美妙景象,更是對這樣...
Home: GetSubscribers_Widget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