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故事載體──「社區藝術創作活動 2016」
文 : 楊冠瑩
攝影 : 吳俊
社區活動是牛房倉庫的長年固定項目, 過去曾走進各個社區,包括青洲、雀仔園等,以藝術向大眾溝通,為社區留下回憶。去年,社區活動開始集中探索牛房附近的地點,並邀請到香港 「藝術到家」兩位成員—陳佩玲、劉學成擔任「尋找社區寶藏之《流動創意車》」工作坊導師,以流動手推車作媒材,遊街展示社區的特色元素,且沿途與民眾作交流。
今年的「社區藝術創作活動2016」, 策劃人李銳奮、歐俊軒和洪家樂,延續流動意念,邀請本地年輕設計師擔任導師,進行為期兩個半週末的「流動創意工作坊」,學員創作方式與媒材 不限。最後進行「社區藝術巡遊」,以流動方式在牛房鄰近社區作展示。同時連結社區的藝文空間,開放給公眾參觀,巡遊之餘,也引領民眾發現生活中被忽略的空間。
歐俊軒表示,去年的學員以社會人士且有創作經驗者為主,今年則以中學生及大學一年級生為對象,形式類似理工學院的Summer Design School。導師以其設計背景來分享創作方法和經驗,過程中,以雙向互動的教授方式, 與學員一起學習和交流,學員累積創作經驗的同時,還能夠引領他們走入社區,進而關注社會。
工作坊的第一天,導師先帶領學員走訪各個社區,地點包括紅街巿、紅星美容院、桃花崗等。令導師感到意外的是,有學員主動做足功課,提前搜集社區地點的資料,在現場向大家分享社區的背景和故事;期間亦遇到對該區相當了解的居民向年輕人憶述社區昔日面貌。
洪家樂認為,比起放在正式展覽場地的藝術品,流動藝術裝置更能積極主動地走近社區,相較於公共藝術,也更靈活多變,除了引起居民關注,減少 「藝術品」的距離感,還能隨著流動的過程成為故事的載體,沿途蔓延伸展。
牛房流動創意工作坊: 20/8在 Roomage 30 空間叄拾 (預計展半個月) ,2-9/10 在牛房二樓展出。
李銳奮希望來年的社區活動將持續發掘和加強牛房與社區的連結,力圖吸引居民重新發現久被忽略的社區魅力; 另一方面,也期待到訪澳門的旅客,除了遊覽大型娛樂場、世遺建築群, 還可以體驗到更貼近平民百姓生活的社區風貌,令普羅大眾對牛房有更多 的認識。
近年來,坊間湧現涉及「社區」的活動,這些活動實質上能達到甚麼程度的功能?社區藝術計劃,基本構成條件應該是藝術家與社區民眾彼此之間能建立關係,而藝術家在社區所扮演的角色,有如為社區與民眾搭建一座橋樑的人,讓民眾與自己的社區有更緊密的聯繫,進而主動關注和瞭解自己與社區的關係。計劃過程中,衍生出來的藝術作品(甚至不一定要有實質可見的「一件作品」)或許就是那座橋, 用以拉近人與人之間或民眾與社區的距離,所以,她應該從社區本身出發,藉此重新想像和定義社區、公共空間、藝術等既有概念,發現當中的可能性。這往往需要大量時間和精神成本去經營的,然而在講求明確回報、急於求成的功利社會,能夠真正持續深耕,且以人為本的社區藝術計劃可謂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