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浮瓶浪跡――梁家泰慢旅行攝影生活

文:郝元春

相片作者:梁家泰

如今氾濫成災的資訊已經在不停侵蝕著我們的生活,擾亂自我的節奏,而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將注意力轉移到零散的資訊當中,反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卻無瑕顧及。香港攝影師及藝術家梁家泰先生在一次長途跋涉的慢活旅行中不僅僅拍攝了海陸兩地的美妙景象,更是對這樣的現代文明進行了一次反思,同時也在思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與生活的實際意義。

「浮瓶」

緣起2013年尾去南美洲的一次遊牧式的旅行。梁家泰先生攜夫人在五個月的慢慢旅途中用攝影和錄像記錄了旅行的真正意義。他們另闢蹊徑,不坐飛機郵輪,而是跟隨一艘載滿貨物的貨櫃船,橫跨太平洋前往南美洲。在船上渡過了35日毫無電話網路的日子。這難得的清靜時間讓梁家泰更關注身邊的景色。洶湧的海浪,天空陽光,跟船員們聊天,觀察他們的生活細節,都用相機記錄下來。重頭戲是,在出發前,梁家泰收集了香港藝術家朋友的32封信,參與此次旅行中的「瓶中信」計劃。一天一封,將信件放進瓶中丟向大海。瓶中信的命運誰也不知,像人生一樣充滿無數的未知和驚喜。而這無形之中已經構成了一次行為藝術,並且用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如今放置在展場內用32台電視播放著當時 的情景,而信件也一封封打印出來,向觀眾展示出每個私密的內心空間。

而神奇的在八個月之後就收到了第一封回覆,溫哥華的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撿到了瓶子;之後在展覽開幕前兩個禮拜又收到一位來自加州的巴拿馬籍的男士的回覆。不得不感嘆緣分的奇妙。

「浪跡」

上岸後,梁家泰與夫人在廣闊的南美大地中行走,穿越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阿根廷以及古巴,隨遇而安,且行且拍,看人們的生活日常,慢慢穿梭於異國的別樣文化當中。旅行前只帶了一部富士相機和一個35mm鏡頭。

「以前很窮的時候也是只能帶一部破舊的相機去拍,那時也就用一部機做了多年的工作。所以這次我在出發前思考,是不是我該回歸以前那種返樸歸真的狀態。」

還原攝影本來的簡單目的,反而讓他更專注於畫面本身,拋去了一切繁雜,就像在沒有網路的船上生活一樣,那些我們以為重要的東西,其實真的「消失」之後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攝影真正寶貴的樣子才會浮現出來。

攝影不過是一種表達,像很多事物一樣,我們總是兜兜轉轉,在紛亂的時代中迷航,卻也可以有機會幸運的最終回到「原點」,發現生命和藝術中本來珍貴可愛的東西。

梁家泰――策展人、藝術家 梁家泰先生畢業於美國德州萊斯大學工程系碩士課程。他曾於英格蘭工作,及後轉至巴黎從事攝影助理。1976年回港成立Camera22工作室,營運至1982年,並於1984年開始編輯及企業計劃工作。

過往三十年,梁氏曾出版共十一本個人攝影集和十一本合輯。展覽方面,他在1976至2003年期間,曾於香港、台北、澳門和新加坡,舉行共九個個人展覽,並曾參與多個於香港、紐約、佩皮尼昂、丹麥和威靈頓舉行的聯展。

梁氏為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創會成員,於 1992 至 1994年期間擔任主席,並創立香港攝影文化協會及策劃 2009 至 2013 年香港國際攝影節。此外,他曾獲頒發多個本地及國際性獎項。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