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就是一種收集――專訪紀實攝影師黃霐雴
文:Mr. 海
相片作者:黃霐雴
有人喜歡收集古老器物,有人喜歡收集氣味,有人喜歡收集聲音,有人喜歡收集「風景」,有人喜歡收集「故事」,有人喜歡收集「感覺」,他卻喜歡用相機去收集「物件的形態」。
紀實攝影師黃霐雴去年夏天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藝術櫥窗展出了他的攝影作品《動物的形態》,他展出了六張巨型作品,是從數千張作品中挑選出來的,這些作品花了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去拍攝。他不斷去思考紀實攝影與人們的關係,並透過這些作品對自然界的失衡狀態向人類社會提出發問。在拍攝期間,他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人,他覺得和人們(比如一些標本收藏家)交流對生命的看法也十分有趣。
他說這個展出的創作重心是讓觀者看見生命體和物件之間常被忽視的關係,在不尋常裡發現日常,從而獲得隱藏在內的訊息,並透過影像不言自明。標本模型讓一般人感覺冰冷無情,但往往卻讓熱愛動物的他( 比如說過去曾於世界自然基金會助養過一隻老虎超過四年) 在觀看後認真地思考其背後的訊息――生命的本質。
黃霐雴的攝影作品其實是需要人花時間去閱讀的,除了現場展出的作品外,事後我還看了他攝影網站裡更多的作品,因而得到更全面的了解。他的作品充滿視覺衝擊力同時又帶有詩意,有一種相當獨特的審美力,是很有誠意的作品,讓人充滿聯想和延伸思考的空間。
如何看待自然生態中的食物鏈?這個跟你創作《動物的形態》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人類很大程度上早已干擾了自然生態的結構,現在生態中的食物鏈已經是扭曲和失衡的。如果把扭曲視為正常,更是一種悲哀。很多類別的動物作為受害者,我特別關心牠們的生存狀態。與其用照片去說服別人,我更喜歡用紀實攝影的方式去提出發問,並希望引來更多的反思。
你曾留學英國十年,當初為何會想到要去倫敦修讀攝影?你喜歡倫敦嗎?對倫敦這座城市有什麼感覺?
我是在倫敦讀中學的,預科時我修讀的是動物科學,但因為學校後來取消了這個科目,我於是被迫轉讀自己不喜歡的餐飲管理。讀餐飲時開始接觸攝影,因為產生濃厚興趣,大學就選擇了攝影作為自己的專業。倫敦是個藝術氣氛很濃的城市,有很多美術館、畫廊和博物館,而且相對於澳門,在攝影這個領域裡倫敦像個天堂,這是我喜歡倫敦的原因。
過去兩年你在倫敦和中國平遙參與過幾個國際性的攝影展,是懷著什麼心情參展的呢?能否給很想發表自己作品的讀者分享一些心得或難忘的參展經驗?當中你最享受的是哪個部分?覺得最困難的又是什麼?
像是懷著交流分享的心情吧。因為這些展覽都有某些的形式上和規則上的限制,所以比較難用很個人化的樣式去呈現作品,往往需要配合大會一致性的安排。相對於聯展,我個人其實更看重個展,因為我認為「整個展覽」其實就是一個作品。比如說展場的空間佈局和燈光效果、作品尺寸大小和排列方式等綜合所傳達出來的整體觀感和氛圍。而我最享受的應該是觀眾給予的反應和彼此間的互動。
當你完成一個系列的作品後,在展出前一般會依據什麼來挑選作品?心裡會不會有什麼標準?如何決定作品的順序?
我傾向挑選那些印象深刻的照片,其次也會考慮照片給觀者的觀感。另一方面,我重視照片和照片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照片與照片之間的對話和溝通。像是在平遙展出《植物的形態》這個系列作品時,也會刻意使用一些附助性質的抽象的空鏡照片,我認為整體的協調性和感覺也很重要。
你覺得展覽和攝影集有什麼不同?有想過出版自己的攝影集嗎?
影集可以在很私人的空間裡隨心所欲地觀看,而展覽則可以有更多即時的互動和討論空間。我和一個攝影同好正在籌備聯合自資出版一本二人影集,不知會出現什麼化學作用,敬請期待。
紀實攝影最吸引你的是什麼?相對於街頭攝影,你好像更鍾情於拍攝靜物,為什麼?
紀實攝影最吸引我的,我想應該是它的功能性,可以藉以表達某些視覺以外的訊息。鍾情於拍攝靜物,是因為我十分熱衷觀察物件存在的形態。靜物可以讓我花很長的時間反覆觀察後再去拍攝,也更易於掌控。同一件物件,越花時間去觀察往往越能發現更多的內容和訊息。我個人甚至認為,物件有時比人更像是具有生命的。透過攝影去活化一些本來沒有生命的物件,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其實十分有趣。
你傾向先找到靈感並且構思好心目中想要的畫面再去進行拍攝?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隨機捕捉有感覺的畫面?
基本上是這樣的。但平日在路上如果看到什麼感興趣的也會隨興拍下,拍攝時是很自由而隨性的,不會自己給自己一些所謂的規則,但事後當然會把照片進行分類和過濾。
你覺得怎樣的照片才算是一張「好照片」?你會如何定義?比如要具備什麼要素?
這個有點不好說,但我想一張好照片應該要有厚度,也就是說要有層次,而且最好還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說一張具有張力又有內容和獨特性的照片更有可能會是一張好照片,也可以說元素越多自然就越有厚度。相反,單薄的東西很易看厭。
日常生活中視覺上的「美」重不重要?你對「攝影思考」有什麼看法?
重要,但那些視覺上的美或是風景,我傾向在那個瞬間直接去享受它感受它,反而不會想用相機去捕捉它記錄它。認真創作時,我自己很少會純粹出於審美而去拍攝一張照片,作品最後如果呈現出某種審美也只是附帶的。攝影思考非常重要,攝影師本身一定要有明確動機,同時又要忠於自己。
在創作方面,你為何從不拍攝彩色照片,一直堅持只拍攝黑白照片?對彩色和黑白攝影兩者的表現方式有什麼看法?未來會想嘗試創作彩色作品嗎?
對於形態的表達,黑白才合適,色彩是種干涉。黑白照片的表現力和質感才是我想要的,或許也可以說是個人喜好吧。暫時還沒有拍攝彩色作品的打算,但更遠的未來就不知道了。
對於傳統菲林或數碼攝影有沒有什麼堅持?近來使用那個多些?會自己沖洗照片嗎?你擔心有一天菲林會消失嗎?
我自己一直在拍攝菲林照片,真的有必要時才會使用數碼攝影,這也算是一種堅持吧。我認為兩者是不同的東西,就像 window和mac是兩種不同的制式和風格。是的,我都自己沖洗照片。當然會擔心,不說別的,現在一卷菲林要價50元, 只能抱著「能用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去攝影了。然而正正因為這樣,我更珍惜。
怎麼看待現今科技進步導致影像氾濫的問題?你對這些感到樂觀嗎?
攝影科技的進步其實也發掘了更多有潛力的攝影者,但即興有時會變成是一種消耗,因為無法持續做下去而消耗了一個人的天賦,是十分可惜的。基於現今影像氾濫,所以我們更有理由更專注去拍攝自己打從心裡喜歡的東西,能否拍出專屬於自己的東西也顯得更為重要。
能談談「主題」、「手法」和「攝影本質」之間的關係和想法嗎?
就像我前面所說的照片的厚度,正正就包含了「主題」、「手法」和「攝影本質」等這些元素。
怎麼看待攝影上的「創新」和「爭議性」?
攝影這個創作媒介發展到今天,幾乎什麼都先後被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拍攝過了,很難有所謂真正意義的創新,而且「創新」在紀實攝影這個領域裡面,我個人覺得並非如此重要。至於爭議性,我自己不會為了爭議性而拍很有爭議性的照片,我覺得為反而反只會像個愛鬥氣的小孩。
在攝影創作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就是以前曾經覺得很滿意的照片,現在回看會覺得還不夠好或沒意思?現在又是什麼心境?
這是必然的,不同的階段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說到心境,我只想專注做好自己喜歡的項目。
你覺得「藝術」是什麼?「攝影」於你而言又是什麼?攝影對你的人生有多重要?你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攝影師或藝術家?
「藝術」是什麼不好說呢,這是需要創作者不停發問但又不見得會得到答案的。而攝影對我個人來說就是一種「收集」,像是「物件的形態」這個攝影專題,我是打算一輩子拍下去的。攝影同時也是一種發問,我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這個世界,然後透過攝影去提出發問。我希望可以一直忠於自己去拍攝真心喜歡的項目。
你能告訴我五個你最喜歡的攝影家嗎?
William Eggleston,Joel-Peter Witkin,土門拳 (佛像),杉本博司,高梨豐。
你喜歡現在的澳門嗎?對澳門的城市發展趨勢感到樂觀嗎?你覺得澳門的創作環境和藝術氣氛如何?如何看待沙龍作品與觀念作品存在被創作者互相歧視的現象?
這裡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但很無奈,現在的澳門我不能說很喜歡。對澳門的城市發展趨勢也不可能樂觀。相對於歐美國家,澳門在藝術教育方面十分落後,而且一般人非常缺乏對攝影藝術的認知。澳門其實需要更多有思想的人。沙龍作品與觀念作品存在被創作者互相歧視的現象,就像實戰派和學術派的敵對關係,我相信這樣的鬥爭是永遠的。
下一個攝影項目是什麼?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希望在哪個城市進行創作?為什麼?
下一個攝影項目是和蒙太奇有關的。東京,因為我喜歡這個十分多元化的城市。
黃霐雴(Rusty Fox)
我的個性是由城市所孕育出來的。都市中的平衡和失衡;讓我特別對生物、或沒有生命的無機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影響我對城巿的認知。在我眼裡城市人猶如行屍走肉又或似機械一般冰冷,沒有感情。
對我而言,紀實攝影在表現上沒有限制性。我作品的重心是讓觀者看見生命和物件之間常被忽視的關係,通過影像讓隱藏在表像下的訊息變得不言自明。
澳門出生。於英國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Newport 取得紀實攝影碩士學位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取得攝影學士學位。
黃霐雴的攝影網頁
rustyfoxphotograp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