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牛雜
ox magazine
Discover

牛雜25期
城市中的漫遊者 現已出版
Home: Blog
Recent Posts






Archive


如果你是一隻烏龜――楊冠瑩
文:楊冠瑩 攝影:楊冠瑩/施援程 前年開始參與牛房的兒童展,也做過兒童班的助手,今年第一次當兒童班的導師,也是第一次教特殊需要兒童。與其說是教他們甚麼,比較像是帶著他們去做實驗吧,自己常常想到些古靈精怪的主意,有趣的玩意,就像分享給小朋友一起來動手做做看。一直以來,我是看到...


多重身份養成記――記牛房兒童展的那些日子(郝元春)
文:郝元春 攝影:黄鶖葭/施援程 牛房倉庫每一年都有兒童展,不知不覺的,自己都參與了三次,而每一次參加都付出了相對較多的精神和體力去完成。所負責的事項也越來越多。由一開始的簡單的參展人,到工作坊導師,策展助理等等,在每次展覽中的身份越來越多重。...


「關我事──XXXXX」藝術對談
文:三川呆呆子 攝影:施援程/Odia Lei 每位藝術創作者都有自己看事情的方法,也有自己的藝術表達語言,換一個角度,觀眾看同一個作品也會有不一樣的理解。這次從「《關我事》-澳門社會議題藝術作品展」中選出八件需要大家花點想像和多一層思考的作品,由筆者與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對談...
郭恬熙X李銳奮 策展人對談
文:施援程 A:郭恬熙 (Alice) /F:李銳𡚒 (Franksir) 為何會辦一個關於社會議題的展覽《關我事》? F:當初找Alice 做策展是想她找一些澳門年青人,因為年青的一輩可以呈現一些較挑戰性及想法不同的作品。 A:那已是一年前的事,阿 Sir...


腦背山下──記《今日橫琴影像創作展》
文:謝嘉豪 攝影:施援程 可能我們都過於依賴主流傳媒,卻把很多社會議題習以為常地面對。然而,這種 「Take it for granted」的態度,卻可能做成無可挽回的後果。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論攝影》 中說:「真相往往是被告知的,而不是知道的。...


改善生存的十項建議
文:劉掬色 〈小王子〉作者聖德修伯里說過這樣的話 : 「一個人在尋找上帝,就是在為眾人尋找上帝。」 依這說法,可以引申在生活裹,譬如說一個人在尋找知識,就是在為眾人尋找知識,譬如說一個人在尋找美味,就是在為眾人尋找美味。 一個人在尋找藝術,就是在為眾人尋找藝術。...


《改善生存的十項建議》展覽開幕詞
香港藝術家掬色十五年來首個個人多媒體藝術展《改善生存的十項建議》,展出一系列掬色的全新作品,以及她思路過程中產生過的舊作和筆記,包括展現出強烈個人風格的裝置藝術、文字、圖像等,並通過音樂、誦讀、錄像投映以及塗鴉牆與公眾互動,引領觀者從藝術家提出的十項改善生存的建議中,思考生...


快樂塗鴉──聖心小學視覺藝術組
文:郝元春 攝影:施援程 梵高有句名言「美好作品的秘密在於擁有真實與誠摯的感情」。 都說畫畫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我們大抵都會有這樣的回憶,小時候隨手拿起什麼就可以塗塗畫畫,好像是本能反應一樣,沒有什麼目 的,不多考慮,下筆就畫,隨心所欲,也不存在什麼敗筆,一切都是最自...


跨域――澳門.台灣藝術交流展
誇域是一個半新不舊的名詞,一直縱横於資訊時代。以跨域作為展覽的主題,本身並沒有探討資訊科技的意圖。相反,「跨域」在這裡比較偏向探討和展示跨國界、跨知識和跨文化對藝術本身的意義。 到了二十一世紀藝術家們要面對的是更複雜的狀況。藝術的語言已經不能以單一的形式去解讀。...


藝術家梁慕潔駐場計劃――Organ-ic
都市人繁忙的生活節奏,急速的步伐及大量的工作壓力,造成了停不下來的心態。無論在工作上或在消遣中,永無休止的資訊和信息,彷彿要填滿生活中的每一刻。為求節省時間,外出用膳及進食加工食品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跟所有消費品一樣,工廠式生產的食物被加入大量的添加劑及化學物,包括成各...
Home: GetSubscribers_Widget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