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牛房」
文:沈浩然
2017年10月1日起 ,「牛房倉庫藝術空間」(前稱婆仔屋藝術空間)撤出「牛房倉庫」,對我來說,就像自己的某一階段也跟著結束。
2002至2008年,我曾於在「牛房倉庫藝術空間」(下稱「牛房」)工作,早期負責佈展,後來兼任一些行政財務的工作。那時候,到「牛房」參觀的人很少,澳門民眾普遍對藝術的熱情偏低,甚至有朋友曾表示搞藝術是在浪費公共資源。此外,部分創始成員相繼離去,讓「牛房」彌漫著「意興闌珊」的氣氛。為此,我感到十分困惑,常常問自己:「牛房」的價值是什麼?藝術的價值又是什麼?我很想弄明白,好讓自己能「理直氣壯」地繼續工作。我曾問阿J(前牛房行政統籌):藝術的價值是什麼?她輕輕地拋下一句:你現在還在想這個問題?我愣住想了半天,卻想不出所以來;我的心就像懸於半空,沒處可安放,而這種困惑確實地反映在工作質量上,雖然誰都沒說,但我知道。
「牛房」展覽實驗性強,內容涵蓋廣泛,展品類型豐富。
2008年底,我離開「牛房」,並視這次離開為一個「雙贏」的決定,讓「牛房」與我不再互拉後腿,以及獲得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離開多年,現在回首再看「牛房」,反而更能看到其價值及獨特性。
近年,「文創」於澳門大行其道,商業銷售儼如成為藝術界一個重要的課題,澳門藝術逐漸偏向有利於銷售的作品類型;然而,由於澳門藝術市場不建全,以及公眾對藝術的認知和品味,有利銷售的作品一般為較傳統的藝術類型,導致澳門藝術漸見單一。「牛房」一直致力推動澳門當代藝術發展,辦展的動機較為單純,商業考量顯然不是其重要選項;「牛房」展覽實驗性強,內容涵蓋廣泛,展品類型豐富。另,「牛房」有意識地向公眾推介非主流及小眾的藝術類型,如每年均會舉行現場藝術節,實驗影像及錄像藝術展等,邀請澳門以外地區的藝術家參與,這類型的展演於澳門寥寥無幾;暫不議論這些活動的成效如何,但無可否認地為澳門公眾提供一扇窗,從中看到現時世界藝術的面貌。
我在佈展中
記憶所及,「牛房」的主展覽場館以舉行聯展為主,常有新面孔參展,展品的質素雖參差不齊,部份展品完成度較低,觀點偏頗,深度不足;但當中不乏有趣的作品,其呈現的世界觀獨特,肆無忌憚地打破規範,敢於挑戰權威,讓人驚喜及期待。綜觀現時澳門的展覽場地,提供予新進或素人藝術家發表作品的平台不多,「牛房」為他們一個重要的試煉場。
由於每年舉辦的活動約二十個,所以一直以來「牛房倉庫」都需要一群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經營的。
「牛房倉庫」早在2004年已開始於澳門不同社區舉辦戶外展覽
「牛房」的展覽主題時而觸及一些社會性議題,策展人引導藝術家按題對城市進行觀察、歸納、整理、研究及思考,再以藝術的形式展示成果,這種策展方向在澳門較為少見。這類型展覽的作品常對社會及權威進行批判,容易被假定為「政治不正確」。然而,藝術的批判並不在於巔覆,而是喚起修正的能力,這正是當代藝術的魅力與重要功能之一。
綜合而言,「牛房」有意(或無意)地補足了澳門藝術某些空白的位置。現時,「牛房」在新場地繼續營運,但面對澳門「失衡」的租金壓力,如他日「牛房」真的「撤出」,這些空白將由誰去填補?
過往,「牛房」每年向政府與基金會申請贊助,所獲的經費雖不多,但由於政府免費借出展覽場地,「牛房」能較獨立、穩定及專注地規劃展覽與藝文活動,無須分神向私人企業進行募款或尋找合作機會,又或有限度地進行商業活動;然而,在佔用一定社會資源的情況下,「牛房」推廣藝術的成效常被人詬病。此外,紮根於美副將「牛房倉庫」已近15年,「牛房」與周邊社區建立了何種程度的關係? 2018年7月,澳門文化局在「牛房倉庫」再次舉行展覽,在場地名稱沒變的情況之下,街坊們知道「牛房倉庫」已易手嗎?
我無法評估「牛房」是否有效地運用其所獲得的社會資源,但自2001年起,「牛房」無間斷地舉行當代藝術展覽及藝文活動,於澳門當代藝術發展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沒有「牛房」十多年的努力,澳門藝術或會呈現相當不同的面貌。同樣地,我無法總結在「牛房」工作對我的成長造成多大影響;然而,如沒有這6年的工作經驗,我或會在另一人生跑道上。
我想,這就是「牛房」之於我、之於澳門藝術的重量。
沈浩然
澳門出生,中國福建華僑大學藝術系學士,英國紐卡素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ira University)博物館管理碩士;一直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