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難以擺脫的「常態」──牛房的營運桎梏與離地的政策

文: 黑黑(本地藝文作者與編輯)

澳門的民間文化社團眾多,其中不少也有自己的空間,多作會址辦公或練習等用途,但很少會對公眾開放。回歸後,在機遇和文化發展的趨勢導向之下,一些由民間團體營運的藝術空間開始出現,這些空間與社團會址有著本質上的分別,大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 所屬場地持續向公眾開放並保持全年不間斷地有項目發生,所辦活動以面向公眾為主,其規劃具一定的公共性。

  • 由民間自行組織、與商業機構合作或以官民合作形式來營運,非以官方主導的場地。

  • 有清晰的藝術理念和發展方向,具一定組織規模及持續的營運能力。

一個空間的成長是在理念與資源的相互結合推動下有機地出現的,在得到較穩定的支持下逐漸成長為對本地文化發展有一定影響力的機構組織。其中,於2001年開始出現的「婆仔屋藝術空間」(後改稱「牛房倉庫」)便具有以上特點,到2018年,他們已經持續營運了十七年。在這十七年當中,出現過至少兩次的營運危機及空間搬遷,最後一次為去年九月,他們搬離了原位於美副將與提督馬路交界、文化局(原民署)轄下的牛房倉庫,目前已搬到一個自行租賃的商戶地舖中繼續運作。

生存:官民合作的紐帶,是契機也是危機

2001年的澳門藝術節,由「拍板」負責人朱佑人策劃了一個名為《看得見的城市》的街頭錄像藝術活動,當中邀請「石頭公社」於閒置的婆仔屋中策劃了裝置展覽、演出、音樂及舊物地攤等活動,不少公眾對這個重新開放、閒置多時的空間感到驚艷,後來,石頭公社再次策劃了《裝置易睇》的展覽,有十多位本地藝術工作者參與,整個婆仔屋的空間都利用作展場,由於看到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當時的臨時市政廳(即民政總署)出資,向仁慈堂租下其空置的老人院「婆仔屋」,一班本地藝術工作者遂於2002年初成立「婆仔屋藝術空間」,專門負責在婆仔屋內進行的活動策劃及製作,此即為「牛房倉庫」的前身。​​

《葉子枯了》,2001年在婆仔屋藝術空間大院的演出

​​

當時的營運理念是以多元藝術活化具建築特色的閒置空間「婆仔屋」,除了開啟本地以藝術活化老建築的先河,在經營方式上的開拓意義更大:這是首次政府與民間合作營運藝術場地。過程中,雙方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出現狀況,但本著當時主事者對文化事務的開放與熱誠,對藝術工作者的信任,在磨合當中,仍不斷為藝術創造空間,此一開明的管治態度,是促使空間成長的關鍵因素。

不過,隨著空間所受到的關注度提升、與外地合作變得頻繁,所來臨的不是對藝術的肯定,反而是衝擊和考驗,不經意間已觸到自由的底線,觸動了業權人的神經。出租者仁慈堂以維修之名提出收回場地,並發出須於月內遷出的通碟。就這樣,營運一年半後,勢頭正滿的婆仔屋藝術空間,2003年遷入向民政總署爭取的牛房倉庫繼續運作。

雖然官民合作依舊,但操作上似乎更接近一般的資助模式,雙方並沒有在合作上往前走出新的方向,尋求締定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反而退到信任的邊緣。無論是在空間還是藝術上,牛房倉庫都在獨力承擔經營上的各種困難和限制。

婆仔屋藝術空間的活動也吸引小朋友參與

室內的展示空間,婆仔屋藝術空間

運作:發展定位與空間的活動能量

遷入牛房倉庫後,在經營上仍貫徹着相同的理念,以展示本地的原創藝術為主,同時亦開始進行更多面向社區的藝術活動。一般多以視覺藝術展覽為主,也有「牛房劇季」等劇場節目,所有活動皆面向一般公眾,還有特別面向兒童而策劃的「兒童藝術樂園」,以及全年無休的藝術工作坊,其中尤以陶藝工作坊最受市民歡迎。後來還開始出版《牛雜》藝術期刊,內容包括藝文資訊、訪談及藝評、教育等,活動的能量仍然強大。

由於民政總署有對牛房提供活動經費資助,牛房也通過不同的活動,組織不同範疇藝術工作者參與,提供場地和宣傳等支援,也會採用不收取租金的形式與其他本地藝團或藝術家合辦活動,在空間資源緊絀的澳門,支持了不少本地藝團及個人的發展。牛房倉庫亦成為了本地最搶手的民營藝術空間,使用率極高,不但策劃本地展覽及活動,亦常與香港及外地的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合作,成為一個交流頻繁發生的地方。

同時,牛房倉庫也是本地最早開始聘用全職藝術行政及技術人員的藝術機構,儘管營運經費緊絀,但一直維持有專責的全職及兼職的行政和場地技術人員等,還有一些提供協助的義工,培養了不少全方位的藝術組織人才。

一個空間會因為經營方式、藝術理念、取向、價值觀,而慢慢形成空間自身的特質,亦會慢慢凝聚與之相近的人。牛房倉庫一直以藝術普及為營運方向,因此活動所觸及公眾階層較廣,大人兒童均有,活動所涉及的題材也較廣泛和多元。在近年的展覽中,公眾的參與度皆有增長,質量也日益成長,對社區的文化營造等方面,都有相當影響。在十七年的持續營運當中,也建立了相當的人脈網絡,牛房對許多本地藝術工作者來說是有一種歸屬感和親和力的,這與在其它政府場地借場辦展覽或做活動不一樣,這也是一個空間長年所積累回來的資本。

然而建立困難摧毀容易,隨之而來所發生的轉變,把這些多年建立起來的無形力量逐漸瓦解,無論對藝團的成長、對地區的文化營造,都是十分可惜的事。

室外的裝置作品,婆仔屋藝術空間大院

室內的裝置作品,婆仔屋藝術空間

困境:經營方式、資源與場地維護

「牛房倉庫」為政府物業,因此建築本身的修復工程如漏水等問題皆由政府負責,但場地本身仍存在定期維護、更換基本設施等的需求,以及一直無法改變的一些硬件不足的問題,如電錶容量的限制等,侷限了場地本身,無法進行一些技術要求較複雜的活動和演出。空間不足也是個一直在提出卻沒有解決的問題,然而民署並沒有釋出更多空間的打算,位於牛房後方的花園和前面的倉庫,一直也無法多加使用。

牛房倉庫

在活動資源方面,牛房與其他團體一樣,都是每年年底交計劃書,然後到第二年才會知道批給金額,但對一個持續運作的空間來說,很多計劃卻必須提早至少半年至一年就要定好,由於無法確定資源是否到位,致使一些活動無法預期進行,甚至要取消,但空間不能有一刻的關門,活動展覽仍要繼續做,《牛雜》也要如常出版。

由於場地空間和營運經費皆完全依賴政府資源,政府對運作也有一定規管,如不能進行有盈利性質的活動,不能公開售賣咖啡、文創產品等,削弱了機構開拓生存之道,而資助也無法負擔不斷上漲的營運成本。同時,與許多藝團一樣,在經費不穩的情況下,通常也要面對人力資源流失與不足等狀況。

基本上,牛房倉庫的問題也是大部份依靠政府資源的本地藝團所共同面對的,只是,牛房倉庫在資源上的需求,可能比起其它藝團更不容易到位。畢竟澳門寸金尺土,要私人擁有一個向公眾開放的藝術空間,沒有政府或商業機構的支持,根本難以生存。

在「牛房」大倉舉行《時空流》展覽,2007年

牛房劇季——「忘」於2010年在「牛房」大倉進行

影響:實體空間與文化生態的嚴重失衡

近年在政府大量投放資源推動文創產業的政策下,一些文創空間、畫廊亦相繼出現,有以藝術經紀公司形式運作的,以市場方式在內地及外地藝術市場中行銷澳門藝術作品,建立澳門藝術家形象與其機構品牌形象,也會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相關文創產品。這些以市場行銷為目標的藝術空間/藝廊,與牛房倉庫的定位,其分別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這些空間所辦展覽看似規格甚高,具一定專業水準,但由於只限為其會員藝術家所參與,對社會觸及層面並不廣,其經營對象並非一般市民大眾,其策劃與社會較疏離,經營重點在市場開拓多於社會整體藝術的普及推動之上。

即使以市場為導向,在現實環境下這些藝術空間仍然需要公共部門的大量資源投入才能獲得較穩定的財政狀況,然而在政府文創政策下,這些空間正好就在資源分配的版塊上,因而得到迅速壯大。而純粹以推動藝術創作為主的牛房倉庫,在去年文化局收回了實體空間後,缺乏了空間優勢,其經營上的困難可想而知,這也是大部份非文創定位的藝術團體所面對的生存危機,這些危機也揭示了現時整體文化資源與文化生態的嚴重失衡:文創主導了文化發展。

「牛房」二樓展示空間也會用作舉辦講座

《心靈空間》——韓國藝術家金順任駐場創作展 2011年,「牛房」二樓展場

明年便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了,婆仔屋算是回歸初期的首個官民合作營運的藝術空間,之後搬到牛房倉庫,遷出後仍然堅持自租地方營運至今,而在這二十年中,民間藝術創作人口和觀賞人口都增加了不少,但富質素的藝術空間卻仍然稀缺,空間的問題一直相當迫切,也經常被民間藝團談論,但官方對此問題始終沒有實在的規劃,有的只是不著邊際的「大白象」工程,如曾在新城總體規劃中所預留的文化設施用地,在第三次規劃諮詢中已被大幅削減甚至部份變成超高樓,或現時司長一力主催的拆毀愛都和新花園而建成的演藝學院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無論是哪一種藍圖,都距離現實的文化需求甚遠。近年比較為民所用的新增藝文設施,如數年前以舊法院改作的臨時展場、黑盒劇場和排練室,回應及舒緩了民間對空間的急切需求,還有「戀愛・電影館」,打開了文化發展的面向,除此之外,直到現在,政府仍然對民間的需求充耳不聞。這二十年,政府再沒有打開任何與民間共同構建藝術空間的新局面,推使本地藝術再往前邁進,在資源極度豐厚的今天,文化卻得到如此落後和停滯的發展,實在相當諷刺及令人痛心。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