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身觀身
文:彭韞
攝影:施援程及由澳門藝術博物館提供
是次《以身觀身》展覽由澳門藝術博物館轉移到澳門舊法院大樓展出更貼合,法院是西式古典建築,需拾級而上進入,內部完整保存格局具有氣勢,行為藝術作為在任何地方都能演繹的藝術表演,在非正式展出的獨特空間展出更適合及具有意義。
2015 年 11月在澳門南灣舊法院開幕的《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於今次已經走過了第十個年頭了。十年意味著一件事情由一個念頭起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得以沉澱穩固,「保持」或「變化」,未來會怎樣值得期待, 這 十年讓大部分參與者與觀者變得更有信心。
為什麼中國行為藝術的文獻展能在澳門發生,這得益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環境以及政府的支持,這在中國大陸是前所未有的,也給被戲稱為文化沙漠的澳門,展現了一塊獨特的綠洲。
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四章云「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據策展人吴方洲先生講《以身觀身》這個名字是由當時的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現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先生所題,個人覺得這個名字是非常妙的,「以身觀身」之於行為藝術提綱挈領。
行為藝術強調現場與在場,作品隨著藝術家的出現而發生展開,由於這種特殊性造就了其多樣化與變化,如不同觀者的參與,周遭環境的改變,乃至藝術家的狀態等等都讓作品變得唯一而不可複製。
董金鈴《廣陵散》
董金玲《他們的戰爭》
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大致看到兩種類型:向內挖掘和向外探索,向內以尋求個人體驗,私人情感,更多的是試圖向外界傳遞一種個人的訴求以及對這個世界獨特的感悟與看法,是私密的,是自有世界的,更像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訴說著一種自創語言,大有坐待有緣人的意味。從一種隱密的情感點去聯通和打動觀者的任督二脈,這種藝術家和作品更多的是對自我負責。
而向外的是一種積極熱烈地,好像是用一種世界通用語與觀者溝通,對整個社會整個體制新聞熱點乃至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與他相關聯,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個人對社會和世界的探索與責任感。
當然也有很多「內外兼修」的。而這種向內又多以女性的藝術家居多,向外以男性藝術家為主,我時常開玩笑說,這可能與生理構造和社會環境有關,追溯到原始社會,身體的構造決定了男性狩獵女性採集這樣的角色分配⋯⋯萬事萬物總是處於變化之中,好像十年前普通大眾還談行為藝術色變,往往舉出「吃嬰兒」等爭議性例子,將行為藝術等同於裸體等,時至今日,各地行為藝術節的舉辦,在博物館的登堂入室,甚至對於年輕人來講變成一件很潮的事情⋯⋯挺好,中國的藝術家們從東村走向了世界,唯有變化是不變的,在我看來,無論內還是外,露還是不露,能真正觸動到觀者的,引發其思考的才是好的作品,形式只是載體。此次的評審栗憲庭先生和謝佩霓女士也都提到了,對於他們來講評判好的作品的標準首先是能「觸動」到觀者。
胡燕子《這不是》
按照《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慣例,除了展示本屆藝術家作品,還會為上屆的優秀作者作品舉辦一個獨立的展覽,在此一併與大家分享。女藝術家董金鈴的作品《廣陵散》及《他們的戰爭》屬於向內的,從自身強烈而隱密的情感出發,呈現的形式非常的直接:穿過舌尖的魚鈎,大量被剝落的皮膚,這是對於痛苦無聲的呼喊,是將傷口暴露出來給觀者的殘酷。形式上大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維也納行動派的遺風,不過分別也是明顯的,戰後的奧地利壓抑社會氛圍,安東尼.阿爾托的《殘酷劇場》以暴虐喚醒觀者的良知,身體成為每個人的武器,像投向湖面的石塊,試圖以個人的行為引起整個社會的反思,這個本質上是一種向外的探索。我就此詢問過董金鈴是什麼觸動她做這些作品,她本人是一個話不多的人,甚至略有些靦腆,她表示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是非常直覺,甚至乎可以說,「如果當時錯過了那一瞬間的勇氣,可能這個作品就完成不了」。在此,我也只是談到一種形式上的相似,畢竟一個藝術家所處的環境和時代是會對藝術家及其作品有影響的,而在六七十年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挑戰身體和心理的極限似乎就逐漸演變成了行為藝術的標準模式,比如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
再來看藝術家胡燕子的作品《這不是⋯⋯》屬於由內而外的,整個作品實施的過程看似波瀾不驚,內裡卻暗潮湧動,現場安靜簡潔,隨著藝術家撫摸著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口裏喃喃自語「這不是我的眼睛」、「這不是我的嘴巴」、「這不是我的乳房」、「這不是⋯⋯」藝術家慢慢退去衣衫,將這具是她的也不是她的身軀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不是⋯⋯這不是⋯⋯這不是⋯⋯」的聲音環繞在現場,按網絡流行語來說這是一種具有「魔性」的聲音,那麼無力卻又那麼強大,發人深省,以小見大。
藝術家陳嘉強的作品《一塊兒》也是比較向內的,作品的出發點一如既往的感性,藝術家身穿特製的拖尾長衫,將衣服的拖尾根據所需剪成不同大小分給不同的觀眾,再由觀眾製作新的物件,和紀錄錄像於現場一併展示,整個現場乾淨、完整,卻也過於精緻,這與藝術家的設計師背景不無關係,這樣一件感性,充滿個人情感記憶的作品,被歸於一種理性的執行力下完成,多了一分完整少了一分不懼失敗的美感。
身穿拖尾長裙的還有我的作品《入口》,特製加長的拖尾被堆疊的磚頭壓住,站在異國的夜晚,站在入口的必經處,這是我在一系列入口處創作的作品的其中一件,現場呈現出了一種未知,是被困住還是被釋放,由觀眾制定規則,作者只是靜靜等待,這是一種對社會既定規則的存疑和質問,方式是溫柔感性的,內裏卻充滿了理性的思考。
將自己拋的更徹底的是藝術家王丹丹的《二十四小時箱體生活》,觀眾將裝在旅行箱裏的藝術家帶走,與其共同生活24 小時,並接受藝術家500 元人民幣為報酬,「以一種金錢和契約的形式,以無形的方式有形的介入他者的生活」,比如上屆藝術家何玲的作品《你的一塊錢我的一小時》也屬於此類。
王丹丹《24小時箱體生活》
彭韞《入口》
陳嘉強《一塊兒》
形式上同樣以金錢和契約來完成的還有我的另一件作品《對規則的保證書》,在受邀的行為藝術展覽上,被主辦方要求不能創作「有關色情暴力有政治傾向的作品」,於是藝術家撰寫一份保證書,其內容為:「為響應主辦方的要求, 本人保證其此次創作的作品不涉及色情暴力,無政治傾向等問題⋯⋯」並在律師和主辦方代表的見證下朗讀並簽字做實,支付律師 500元人民幣的費用,作品結束。作品在一種嚴肅卻充滿戲劇化的形式下完成,試圖討論在當下中國體制內對行為藝術接受的界線,認為一個藝術館在《行為藝術雙年展》的旗號下卻設下諸如此類限制,是極其荒謬的,藝術家用她獨有的方式做出了反擊和提問。在此,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澳門以及《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的重要性。
彭韞《對規則的保證書》
藝術家周斌帶來了一個系列的作品《吾圄計畫:行動與圖像的共生》,該作品由十二個獨立的作品構成,每月一作,用一年的時間來討論行為藝術領域中「行動」與「圖像」的關係。「時間」在此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多年的私人日記變作新的白紙,交流的墨線;無法還原的木板,被時間轉化了的木屑;戲謔的光線;被拖行的青銅頭像;佈滿切痕的鋼管;「不堪重負」的水泥袋⋯⋯這些無不在作者的精心設計下,向我們呈現了變化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同樣以時間為要素的還有藝術家白崇民的作品《鐵杵櫔刃》,這件作品我幾乎是在微信上看著直播的,持續了很長很長的時間,長到幾乎快把它當作了日常的一部分,他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姿態,將一個機器上的鐵杵每天準時準點的,沒有多餘的語言,蹲在牆角,就那麼徒手開始打磨,直到鐵杵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刀。
周斌和白崇民的作品無一不不是對這個快消時代的質問和控訴,只是周斌多了一分幽默,而白崇民多了一分凝重。
周斌《第七回:想像的尺度》
白崇民《鐵杵礪刃》
藝術家廖祈羽的作品《忘憂公園》從一個女性的視角出發,用影像虛構了一位女士的一生,討論台灣社會對於美好生活的普遍想像,攝影棚不斷變化的背景紙,無不寫滿對歐美生活的嚮往,這是一個時代的不自信,藝術家在結尾處毅然拉掉了背景,將一切虛擬暴露現行,在虛構與真實間營造一種對話,也體現了藝術家對整個社會的悲憫。也讓我想到了以前看過的另一位台灣的女藝術家的作品,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了在台灣出入境被美國拒簽的女性們,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無奈。兩位的鏡頭下以不同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整個社會的現狀,試圖以一己之力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個人認為廖祈羽的《忘憂公園》應該歸於錄像藝術作品的範疇。
藝術家陳友桐的作品《生產》和《援助》,非常有趣的作品,呈現了一幕幕真實生活的荒誕劇。從唾液的訂製生產,到由超市的飲料裡面提取的「合理」劑量的咖啡因,製作成小藥片請現場的觀眾「吃藥」,在陳友桐搭建的舞台上,每個人都認真的演出著自己的部分,每一個環節也是精心設置,卻要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製造了強烈的戲劇衝突,耐人尋味。
陳友桐《援助》
廖祈羽《忘憂公園》
在此次展覽中,也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如奚建軍和蔡元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在杜尚的小便器裡撒尿》,這件作品發生於 2000 年,當時倫敦 YBA*的風頭正勁,倫敦作 為當代藝術的耀眼舞台,被邊緣化的中國藝術家如何破土而出,奚建軍和蔡元選擇了一種激烈和爭議的藝術方式來致敬大師也發出了自己的宣言,他倆有預謀的於當地時間12 時 進入泰特當代美術館,徑自走向這件重要的館藏藝術作品《泉》撒了一泡尿,而美術館負責人最後並未要求其賠償,不久後,他們又跳上了另外一位重要的 YBA* 藝術家崔西.艾米的 《床》,藝術家用自己的創作方式與著名作品發生關係,並不新鮮,但是這件作品卻因其顛覆性而留名,在英國最近出版的《世界行為藝術史》上也留下了一頁,甚至還進入了英國的中學必讀藝術教科書「什麼是當代藝術?」的重要藝術案例。然而藝術家並不否認其投機的心態,並認為這是一種方式和智慧,是對資本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反叛和對藝術體制的大膽挑戰。
奚建軍和蔡元《两位藝術家在杜尚的小便器裡撒尿》
正是有了澳門《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這十年的堅持和藝術家們的信任支持才讓這麼多好的作品能得以保存和呈現,策展人吳方洲先生也表示接下來會做一些新的嘗試和改變,希望澳門這樣的舉動能讓這片綠洲得以延續再擴大,進而覆蓋到更多更廣的層面。
但無論哪種形式的行為藝術均以個人和身體作為媒介,往往呈現出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一種宗教般的感染力,藝術家個人對自身對社會的責任感,也希望能在《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看到更多「觸動」到大家的作品。
*YBA是「年輕的英國藝術家」[YBA,Young British Artists]的縮寫。1988年,一群年輕的英國藝術家在倫敦東部的一個倉庫裡面展示了他們的作品。在接下來9年的時間裡面,他們精彩的、富有創造力的作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股熱潮。1997年,他們在倫敦最負盛名的皇家藝術學院舉辦 了一場名為「感覺」的展覽,吸引了30萬名觀眾。Damien Hirst(達明安.赫斯特)、Tracey Emin (翠西.艾敏) 和Chris Ofili(克里斯.奧菲利)等已成為在英國乃至世界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名字。他們的作品也被世界最出名的收藏家們所鍾愛和收藏,其中就有廣告業的億萬富翁和畫廊擁有者Charles Saatchi(查爾斯.薩其)。YBA幾乎成為前衛藝術和時尚的代名詞。通過年輕藝術家的崛起,當代藝術也不 再是只存在於藝術家工作室、畫廊和博物館中的高雅文化, 而是成為大眾傳媒和公眾廣泛談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