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耕耘・讓藝術貼近生活、貼近人

文:蔣婉媚

訪問:李少莊

是怎樣的堅持與動機,讓表演團體在數不清的歲月裡為社會、為藝術耕耘與付出,又在澳門這樣一個不温不火的藝術生態環境裡屹立和成長,甚至勤勞於栽種表演藝術的希望?

現任「石頭公社」[i] (以下簡稱「石頭」)的團長—莫倩婷[ii](Jenny Mok,以下簡稱 Jenny)述說著團體過去至今的發展脈絡,對當中遇到的顛簸、對未來的憂慮,她都處以樂觀的態度,相比抱怨,選擇盡力為之,把要完成、想完成的事達至善美。

[i] 「石頭公社」:成立於1996年,為澳門非牟利文化藝術團體,為劇場多媒體創作及拓展生存空間而努力,以形體及舞蹈劇場為創作重心。致力嘗試不同形式的創作實驗,探索作品的各種可能性,積極拓展藝術敎育及推動澳門本土藝術。同時,「石頭公社」亦策劃及製作不同的藝術相關項目如展覽、藝術節及跨文化活動等。

[ii]莫倩婷 (Jenny Mok)),劇場導演,演員,藝術教育工作者,現為「石頭公社」團長。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éâtre LASSAAD,主修劇場創作。對跨文化創作尤感興趣,曾經與多個本地及外地戲劇團體合作。亦曾多次赴外演出,包括香港、北京、南京、台灣、泰國 法國、愛爾蘭、巴西等。曾導演及編導十多個作品,其中2014年憑導演作品《The Mute Quire》於愛爾蘭戈威爾藝穗節獲「最佳國際演出大獎」。

環境劇場《 聽風卡夫卡》,2006年於澳門文化中心演出,導演是「石頭公社」創始成員李銳俊,攝影:李少莊

由那一代到這一代

與澳門許多表演藝術團體不同的是,「石頭公社」屬於少有的、有第二代成員接班的團體,說起接手「石頭」,Jenny認為是一個順暢且自然地發生的過程,只是在上一代的前輩還在主理團體的時候,她逐漸參與創作和策劃的比例越來越多,到後來完全接手營運;Jenny形容自己和現任的幾位主理人有點像上一代的前輩們那樣,由團體內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合作擬定出一個共同的發展方向。

當一個團體由一代人發展到另一代人的時候,應都會關心傳承的問題,但Jenny表示沒有刻意要傳承什麼?因為她相信兩代間的關聯和影響是自然存在的,像是她自己的創作,以及「石頭」現在作品的表演形式,可能都是受到上一代前輩(主要是阿J[iii])的影響;此外,Jenny認為過去的前輩們會透過藝術去回應當時的社會環境,而現在「石頭」則嘗試將藝術帶入社區,兩者的發展方向其實都存在著一種社會性。

另一方面,因為時代、人和環境都不同了,團體的營運和發展當然會有別於上一代,譬如在2000年之後,「石頭」減少了在多媒體、視藝方面的發展而集中作為一個表演團體去經營;在作品創作上,Jenny與阿J的創作方向、表演質感也有所差別。而相比於上一代,Jenny更多外邀其他藝術家駐團進行創作,亦推動其他成員策劃藝術教育等表演以外的項目。所以現在「石頭」的變化在於,它包容了更多不同的人的參與。其次,在社會範疇方面,Jenny認為在2012年交接之後去營運一個表演團體是不同的,因為那時已有很多澳門人以藝術家身份到外地進修表演藝術等相關的課程,當他們以一種更為專業和全職的角色回澳進駐表演藝術界,不再像過去多由業餘人士參與,整個藝術生態已經不同了,而藝術圈子裡開始出現了所謂「業界」的稱號。即使「石頭」的成員開始從其參與的項目獲得合理的報酬,但仍無法完全支持生計,必需參與其他的工作。雖因其他的工作而令他們縮減了投入創作和策劃的時間,但也因為不需要從每一項目去計算金錢報酬,反而能有一種更自由的心去追求團體的專業發展,在實際經營時時,更能以專業的態度和做法去運作,這個就是與過去營運團體時很不一樣的東西。

[iii] 李銳俊( J Lei),畢業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及於北京舞蹈學院研習,1994年回澳後開始進行個人舞蹈劇場創作至今,為「石頭公社」創始成員,從事創作、教育及行政等各類有關事務。

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舞蹈及裝置劇場《山水 賦》,編導&演出:莫倩婷,2018年,圖片提供:石頭公社

散播表演藝術以外的種子

在表演藝術之外,石頭發展出另一個以藝術教育為主的營運方向,當中包括兒童藝術教育、社區藝術和藝術治療三條分支。

兒童藝術教育方面,Jenny認為一開始的動機比較單純,作為少數的藝術愛好者,她認為澳門的藝術教育出現了一個斷層。正如她小時候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學習藝術,主要是學習技術,但沒有任何東西讓小朋友親近藝術、讓小朋友覺得藝術是容易而有趣的事情。所以發展兒童教育可能只是想填補這部分的缺。Jenny指出,相比過去,現今社會存在著一種消費模式,令藝術推廣變得相當困難,尤其是當代藝術不只是一種傳達「美感」,而是要求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主動參與,但大部分人情願花錢去看電影,也不會去聽演奏會或者觀看表演,因為人們相當被動,只想在消費之後直接取得娛樂。所以說透過兒童教育改變觀眾的被動性,可能是一個宏觀而長遠的目標。

《身體故事樂園》兒童長期班,圖片提供:石頭公社

社區藝術主要指特殊藝術教育方面的發展,Jenny與另一個成員──Jo Jo[iv]有著特殊藝術教育和藝術治療的背景,他們透過在學校教授創作性身體故事的表演方式,將表演藝術推廣至社區;Jenny認為現今澳門並沒有在特殊的社群裡開展藝術教育。市民可以唱唱歌、跳跳舞去表演十分鐘,但這些不是藝術創作,她認為「社區需要藝術」是有點太自大的想法,但至少「社區需要有藝術這個選項」。

其次,藝術治療是藝術教育的第三條分支,Jenny指出藝術治療工作坊的目的不在於為公眾進行治療,而是在石頭開辦那麼多的藝術教育工作坊、進行那麼多的社區藝術的同時,她與其他成員都希望能增進自己的知識、進行身心的訓練,比起動不動就出國修讀課程,倒不如邀請導師回來,同時提供大眾一個認識藝術治療的途徑。

[iv] 林詠欣(JoJo Lam),石頭公社骨幹成員。畢業於澳門大學臨床心理系碩士課程,及加拿大康迪亞大學劇治療碩士課程。自2010年起開始心理輔導工作,一直累積不同的臨床心理及特殊教育工作經驗,曾在多個機構擔任心理治療師,及在駐校輔導員。現專注於心理治療、藝術教育、表演藝術及行政範疇。

「社區藝術資助計劃2018」《世界和我怎麼樣》,圖片提供:石頭公社

困難中的學習與展望  

Jenny認為對於一個團體,擁有自己的實體空間是需要且是合理的事情,透過空間所建立的凝聚性,對於一個不是以單一藝術家為重心的團體來說顯得相當重要。她指出有空間才能孕育東西,團體是需要有訓練、創作的基地,而創作者亦需要有工作坊去增值自己。相較於澳門其他的團體,Jenny慶幸「石頭」能擁有自己的地方。但她亦坦言過去「石頭」搬遷了三次,而每次都是因為租金上漲。面對未來的變化或不確定,Jenny則表現出樂觀、「有得踎就踎住先」的態度。

相比「石頭」過去的一些創作,現今的作品規模都偏向小型,Jenny指出是受到資源所限。過去的活動可能只需對參與者支付一點車馬費,有些人甚至是無酬的,但現在的生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與此同時,她亦認同任何人的付出都應得到合理的報酬。而除了支付報酬外,還需應付租金,以及項目發展等大大小小資源分配的問題,這使團體的營運變得相對複雜。對於這樣的情況,Jenny總結大家要學會「睇餸食飯」,這正如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新作品時需要面對和解決問題,是一個不斷學習和訓練自己的過程,而「睇餸食飯」就是大家要學習的東西。

雖然Jenny對現況表現出的是一種樂觀、「睇餸食飯」的態度,但她也訴說著一些對團體發展的期許,像是擴大項目的規模、支付演員和藝術家合理的報酬等,而這些期許都涉及資金。談到資金的來源之一──來自於政府贊助的情況,Jenny表示不認同現在藝術項目上「中央集權」的行政方式,因為無法像過去那樣向不同的政府部門或機構作出資助申請,縮窄至只有一個途徑獲得資助。這也是導致很多民間團體只能忙著不斷開展新的項目以令團體能持續運作,這種消耗令參與者無法在創作、策劃上深耕的原因。

階段性實驗劇場作品呈現,伍:《 Q in progress》編創:張楚誠,於「留白空間」,2018年,圖片提供:石頭公社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