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三盞燈的記憶故事⸺定格社區文化

訪問/文 : 楊冠瑩 (S )

受訪者 : 周寶玲 (P )

牛房倉庫多年來持續在澳門各個社區進行社區活動,今年走入三盞燈,並以個人及社區小故事為研究和創作題材,爬梳三盞燈的歷史,以藝術和文字紀錄社區文化。

S:為甚麼選擇在三盞燈進行社區計劃?

P:在個人成長經歷裡,其中最常接觸的社區就是三盞燈。小時候跟家人去三盞燈、義字街買餸。到現在工作,每天還是會經過這社區。我覺得做社區計劃,自己也對那地方有共同回憶、有共鳴和感情是很重要的。

三盞燈承載著不少人的風雨經歷,更是大多數緬甸華僑及東南亞人的庇護所。我們認識了三盞燈的資 深老街坊──培正中學 退休老師黃就順老師。 黃老師今年逾九十歲, 是本地知名的歷史及地 理教師,曾獲特區頒發 教育功績勳章。紀錄片專場放映: 3/9/2017 17:00

整個計劃從很簡單的問題開始著手:這個區裡的人有怎樣的故事?這個社區有許多不同的人口,那為甚麼他們會集中在此區呢?我對她的認識來自成長經歷,那其他人的經歷是怎樣的?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交織成一個社區的文化,所以這個計劃希望以個人經歷出發。很多書本和研究都以第三者之姿觀望歷史。然而人在大歷史下,又有怎樣的小故事呢。

了解一個社區需要耐性去跟對方相處,這並不容易,因此希望邀請對社區文化有興趣的藝術家參與。也把整個計劃的時間拉得比較長(註1),給予藝術家嘗試和失敗的時間和空間,畢竟三盞燈涉及很多不同的人和故事。這有點像玩藏寶遊戲,這個區有許多有趣的東西,透過認識一個人去發現更多故事,就像打開了一個藏寶盒。

我們認識了三盞燈的資深老街坊──培正中學退休老師黃就順老師。 黃老師今年逾九十歲,是本地知名的歷史及地理教師,曾獲特區頒發教育功績勳章。 紀錄片專場放映: 3/9/2017 17:00

S:三盞燈是個怎樣的社區?

P:透過研究員蔡佩玲女士介紹,我們訪問到三盞燈的老街坊黃就順老師,他分享了三盞燈多年來的發展;60至70年代,緬甸發生排華事件,來到澳門的緬甸華僑開始聚居三盞燈,他們使這區興旺,帶入緬甸文化,因此,緬華是個需要作更多探討的社群;80至90年代,外地勞工開始來到澳門並聚集在三盞燈,每逢周末都可在這區看到他們,然而礙於文化語言的不同,我對他們的認識確實不深,也期望能了解更多;同時,亦訪問到在那裡生長的90後,新一代對這社區有甚麼想法呢,甚至是遊客、外來者,一個完全不知道澳門文化的人,我也很好奇這樣的角度會觀察到甚麼。

選擇三盞燈這個地方,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是一個正在活躍的社區文化,那為甚麼不趁這個時候將她的面貌定格呢。無論是以藝術方式保留,抑或以文字方式紀錄,都希望大家意識到 這是澳門文化,好好享受她,不要等有些東西快要拆了快要消失了,才有足夠力度引起大家關注。

S:在社區計劃當中,如何與街坊建立良好關係?

P:其實街坊願意分享就值得感恩。另外是尊重,願意分享固然是好,不願意其實也正常。把計劃時間拉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並不要求藝術家一定要做到甚麼,也別一來就急於做到甚麼,不想使街坊覺得我們只是來拿一些資料就 走,那麼目的性。還有的是笑容吧,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S:社區計劃的展覽部分,會有哪些方向的作品?

P:歷史部分,街坊提供了很多資訊和相片,同時我們也向澳門藝術博物館和澳門基金會借出一些歷史相片,大家可以看到往昔三盞燈的面貌;

早前,我們到聖心小學部,跟視藝組的小朋友上工作坊,她們在了解三盞燈後,再進行聯想和創作。作品很直接地反映出她們希望自己的社區有多些花草、遊樂設施和空間;

參與計劃的藝術家方面:鶖葭本身是馬來西亞華人,她對東南亞華僑文化有一定認識,她透過紀錄片方式紀錄本地緬華的故事,拍攝團隊也隨一位緬華受訪者到訪緬甸拍攝當地的情況。以較客觀和直接的方式紀錄這段歷史;

Yolanda(郝元春)在與三盞燈裁縫相處後,將他們的故事透過服裝表現出來。她先設計服裝,再與裁縫合作製衣,後以刺繡作為媒介表現三盞燈裁縫、洋服店由盛轉衰的過程,用打散的文字表現裁縫師傅本身遷移經歷的無常之感。很有趣的是她把文化轉化成一個能穿上身的產品;

《縫人》郝元春作品

半島師奶的方式比較不同,他們由食出發,去看三盞燈非常多元的飲食文化,他們將不同餐廳的文化、擺設、店名等資訊吸收後,再透過師奶這個角色進行幻想和創作,把原有文化轉化和傳達;

《記憶中的三盞燈》半島師奶作品

Summer(楊冠瑩)本身很留意女性相關議題,她對於外傭這個社群感興趣,我想是因為家務傭工是女性為主的工作。這當中涉及性別和國籍相關的議題,以及許多的不平等。我想她對這些不平等有持續關注。Summer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她所認識到的來自東南亞不同地方的外傭,透過她的作品,可以看見外傭在大眾的刻板印象之外,有怎樣的生活;

來自香港的Eunice(曾智愛怡)曾出國讀書,離港後始發現香港本土文化有趣之處。港澳文化有一些相似、卻只有雙方才分辨到的微妙分別。另外,她本身對三盞燈完全不認識,像白紙般看澳門本土文化,吸引她的是甚麼?這很值得探討。當澳門做很多旅遊推廣,說澳門是一個世界旅遊中心云云。然而外地人看到的又是甚麼?或者透過遊客的角度,可以提醒我們甚麼才是珍貴的而我們未必意識到的澳門文化;

阿Mi是中後期才邀請的,起初不認識她。年頭看到阿婆盞的廣告,當時沒意識到,後來發覺她其實挺適合這次展覽。他們自己生產售賣馬拉盞(緬華的食物),其實是傳承緬華的味道。另外阿Mi本身的作品有強烈的情感,看得出她 和她嫲嫲之間的情感。因此邀請她參與,訴說她創立阿婆盞的故事以及她和她嫲嫲之間的關係;

《阿婆出品-馬拉盞》阿Mi作品

Shadow(馮肖影)和阿J(李銳俊),她們製作了一本關於蛋茶伯伯的繪本。其實這已籌備許久,剛好與三盞燈有關,又正準備出版,大家相討後決定趁展覽的機會跟大家見面。

《蛋茶阿伯》Shadow和阿J作品

阿 Mi、Shadow 和阿J這兩件作品,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記下一些已經不存在的事情。希望藉此提醒觀眾,有些東西會消失。有人正在努力地記下一些記憶和文化,那我們可以做些甚麼呢?

註1:去年十至十二月進行資料搜集和整合,以及邀請藝術家等工作,今年二、三月,藝術家陸續開始接觸社區和社群。

周寶玲 藝術工作者。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現為牛房倉庫藝術活動項目統籌,對藝術與社會文化研究有濃厚興趣。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