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局外人的方式來重整——Pal Lok

文 : Pal Lok

攝影 : 由施援程/李芷滺/ Pal Lok提供

三年又三年—關注橫琴變化攝影展

首先十分感謝Frank sir在計劃今年橫琴影像展時找我協助,這個每三年一次的展覽項目,今年已經來到第三屆,從第一屆至今已橫跨了八年,所以也有計劃在今年同時展出過去兩屆的作品及出版一本攝影集作為一個小總結。對於我而言這可是相當難得的機會,能夠參與牛房倉庫三年一次的大倉展覽策劃,沒有多想我就一口答應了。

Frank與林書記

接手這個項目時,我對橫琴的認識並不多,去過橫琴的次數也一隻手的手指能數完,於是我跟著Frank 和其中一位參展人來到橫琴實地考察。我們一天之內去了紅旗村、橫琴林書記的家、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新家園和澳大校社橫琴邊界,看到了橫琴新與舊的不同面貌。過去只有居民出入的小區最近新建成了美食街,變得有點像拱北蓮花路這樣的旺區;年歲已高的林書記為橫琴的城鄉管理付出數十年,雖然沒有因為當官而發財,卻坐在破破爛爛的房子裡驕傲地讚嘆著橫琴現時成了國家重點發展的城區之一;「新家園」的居民們坐在這新屋苑小區的院子裡以笑臉迎人,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可搬進現代化高樓比起把舊的家園賣給長隆海洋王國來得重要;漂亮的瀝青大馬路;還在興工中,伴著大遍綠化園林建設和有格調的咖啡店,展覽廳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新建起來金光閃閃的奇特建築;還有在橫琴的土地上被兩牆一河分隔到另一邊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一時之間,作為外來客的我,實在無法一下子說得出眼前這些產物象徵著什麼意義。該要歌頌發展,還是該哭罵資本主義式發展帶來的破壞?都似乎不能代表事情的全部。的確,不必為了給出一個說法而急於總結事情,藝術家、策展、觀眾和作品本身同樣帶來一堆問號而來,大家在過程中探索,用局外人的身份來重整和提問是這次我對待這個項目的態度。

李銳奮《深井村——日與夜》收錄在《背山掦塵──橫琴影像集》

由於Frank希望把三次展覽的作品編製成攝影集,我必須把2011、2014及2017年展覽的作品仔細地消化,重整成書,開始籌備的時候, 跟Frank溝通後的想法是「不要只是跟年份來編吧」。我也同意雖然年份也十分重要,因為代表著時間的推進與地區發展進程之間的一面鏡子,但想著觀眾閱讀的時候,除了理性地跟著時序讀著橫琴那些複雜、散亂的進化,似乎留意到每組作品引發出來的議題更是重要。於是我嘗試在不同創作人的作品議題間找異同,把三年的作品依主題低調地分成了五個章節,包括 「未知的進程」(改建中)、「舊日片段」(改建前)、「進化完成式」(改建後)、「一件件小事」 (特定人群和事件)和「橫琴/澳門」(關於橫琴與澳門之間的事),編整成《背山掦塵──橫琴影像集2011-2014-2017》。

之所以說是低調地分了章節,是因為書中並沒有寫明章節的分類,我希望讀者的思緒可以從這樣的編排中自然地跟著影像中不同的議題走。從一張相到一組相片,再到不同創作人的多組相片對相關議題的敍述,點線面地發展開來,引發觀看者從不同面向圍觀同一件事,從而對議題有著更立體的理解。

細看三次展覽三個時期的作品,可見參展人在整體的議題思考上漸進深化。從最初有不少參展人都帶著探索的意味,拍了很多橫琴曾經的景象,當然在橫琴急速發展下,這些景象已一去不復返,因此成了相當有價值的紀錄。到後兩次展覽,有創作人持續地關注特定社群,例如芷滺連續兩屆拍了舊村的兩姊弟志遠和文艷,他們是長隆旁少數未遷走的家庭,作品訴說著這兩個小孩三年前後在生活環境及心態上的轉變;而另一位參展人孫彥則前後記錄了長隆樂園的落成,及過去曾居住在長隆原土地的居民,在這兩年搬上了大廈後的情況。而2017年的作品,有多位攝影師嘗試探索有關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微妙關係,包括澳門大學建在橫琴的土地上的身份議題等,激發觀者思考在一國兩制和互助互利的合作下,橫琴與澳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李芷滺《圍牆下的小孩》

說到底,到底Frank為什麼會做這個橫琴影像項目呢?記得那天參展藝術家們聚首牛房倉庫聊有關展覽籌備的事,回應大家的討論,Frank一字一句慢慢地說:「我們做這個呢,不是要讓別人知道我們有多厲害,而是希望引起大家來 關注這個地方,還有思考為什麼有一班澳門人在關心橫琴這地方呢?」。

Pal Lok

從事文化藝術項目策劃工作,「三年又三年——關注橫琴變化攝影展」策展人。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