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澳門TM──吉爾.麥可工作坊與戶外作品展示/ WhateverTM

春耕 牛房徵集系列

文 : 楊冠瑩

相片由Gil MAC提供

來自葡萄牙的吉爾.麥可(Gil Mac),是一名表演者、音樂家和平面設計師。2007年參與澳門藝穗節,初次踏足澳門,便愛上這座小城。 2014年,牛房邀請葡國藝術團體DEMO來澳進行「UWAGA! 都市藝術及文字造型設計工作坊」,創辦人之一的吉爾再次來臨澳門。吉爾憶述在工作坊認識到一群非常有創意、具批判精神及關心政治的澳門新生代。他期望在三月於牛房舉辦的澳門™工作坊,能再次和澳門新生代見面,並了解更多澳門人,和他們對城巿的新視角和觀點。同時,他也會在三月的「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中演出,內容與葡萄牙詩人卡梅洛 ‧庇山耶(Camilo Pessanha)(註)有關,他相信庇山耶的迷人魔力以及澳門多元文化的歷史,往後會成為他和這座城巿之間的連結。

澳門™工作坊於3月12日作介紹,包括Whatever ™ 系列計劃所製作的標誌、標語、插畫,作為參照。然後與學員交流,了解其背景、 對城巿的想法和期望。之後經過一週時間探索城巿,並以速寫、攝影等方式紀錄,3月18、19日導師與學員一起分享各自的想法後開始創作。學員將以攝影、插畫、平面設計、書法等方式表達想法。繼而思考佈局,再以投影機把設計好的圖樣投影在紙皮箱上色。作品最後會陳列在牛房入口處。

吉爾認為工作坊最重要的是過程,交流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很有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會使最終呈現的作品更加豐富。學員需要在短時間內思考:自己真正想訴說的是甚麼、怎樣才是最 好的表達方式⋯⋯吉爾相信這會是一個表達自己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機會,而且他會協助大家。最後,吉爾希望這個工作坊可以喚醒或加強大眾積極參與澳門未來的渴望。

葡萄牙詩人卡梅洛·庇山耶(Camilo Pessanha),生於 1867年,曾在澳門生活直至離世(1926年),著有詩集《漏鐘》( Clepsidra)。澳門政府為紀念他,將爐石塘街命名為庇山耶街。1982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100圓澳門幣正面頭像為庇山耶。於藝園有其與小狗「阿米」的雕塑。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