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像藝術在中國 ── 淺談 「中國錄像藝術之父 (張培力)」
文 : 彭韞
相片來自網絡
在 1965年,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 ) 得到了一台剛剛問世的日本Sony製造的便攜式攝像機,在開車途中邂逅了訪美的羅馬教皇一行,於是拍攝了正在接受訪問並行走在公園大道上的教皇,並於當晚將這段片子拿到了紐約藝術家經常聚集的咖啡館進行了公開放映。這在藝術史上被認為是第一件錄像藝術作品。
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有著相似的敏銳,在1988年的中國,浙江藝術家張培力先生,我最敬愛的導師,開始嘗試在藝術創作中使用視頻媒介,當時的中國信息非常的封閉,錄像藝術這個新名詞對於中國藝術家是一團黑暗,藝術家們還在85新潮的餘溫裏前進,張培力老師憑著對新技術的敏感,以及一位優秀藝術家所具有的前瞻性和開創性的視野,開始了在錄像藝術上的探索。
張培力
1988 年張培力老師創作出了錄像作品 《30×30》,參加了名為「88中國現代藝術創造研討會」(黃山會議),提交了這件作品,作品長達180分鐘也正是一整盒VHS錄像帶的長度,紀錄和再現了戴著橡膠手套的一雙手如何將一塊30×30釐米的玻璃摔碎再粘連在一起,並且不斷循環反覆的過程,直到拍攝完一整盒錄像帶。據說當時3小時的作品在會上只放了10分鐘,觀眾就開始沒有耐心了,而這也正是他想要討論的,通過他所製造的畫面挑戰大眾傳媒所宣揚的觀看習慣。他說:「我想製作一個讓人感到膩味、心煩的東西,它沒有概念中的可以引起愉悅情緒的技巧,它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錄像所具有的時間性恰好符合這種需求。」就此中國藝術史上第一件錄像藝術作品誕生。該作品被永久收藏於英國泰特美術館。
張培力,30x30,1988, 單視頻錄像(PAL 格式), 有聲,彩色,32分09秒
「錄像藝術是一個病態地樂於建構自己歷史的媒體。它的文化英雄們的早期的態度明確但是過於誇張和簡化,而只有這樣簡單的姿態才能引起注意和理解,更複雜的洞見則經常被忽略。」吳美純和邱志傑用這樣的話語看似揶揄實則不然,將錄像藝術從紛繁複雜的藝術形式中提取出來,為觀眾提供了另一 條審視藝術的道路和可能,中國的錄像藝術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出現並展開其使命,在隨之而來的新媒體的大浪潮中佔據一席之地。
1991年張培力老師在上海衡山路某地下車庫舉辦的「車庫展」中展出了他的《衛字三號》,這是錄像藝術在國內的首次公開亮相。視頻內容是一雙手在臉盆中用肥皂和清水不斷搓洗一隻 雞的過程。在此次的展示中張培力老師在電視機前整齊的擺放了一排排的建築用的紅磚,他說要營造一種「開會」的感覺,語言上迂迴 而巧妙,在展示上考慮了空間引入了裝置的概念。次年,張培力老師創作了《水──辭海標準版》,由中央電視台某新聞播音員用標準的播報方式逐條朗讀《辭海》中關於「水」這個字的詞句和解釋。(該播音員於某一年開始出現在中國千家萬戶家庭的電視機上,數十年如一日的播報著重要的國內外新聞,為這件作品增添了一筆註腳)。這一時期重要的錄像藝術家還包括王功新、宋冬、陳紹雄、邱志傑等,儘管這些作品呈現的問題不等,但是大多與當時反商業潮流文化等主流思潮相對立。中國錄像藝術在面臨著技術和物質條件的巨大限制中發展了起來,藝術家們運用既有條件富有創造力的開始 了對這種新媒體的各種嘗試。
在90年代中期,張培力老師開始因其在錄像領域長期不懈的大量工作而為人所知,在1996 年的作品《不確切的快感》中,他使用大量的監視器直接陳列,畫面風格仍然是特寫鏡頭、 固定機位、重複運動。充滿人體局部撓癢的畫面與散佈在展廳的電視形成一種立體的拼貼,優秀藝術家本能的敏銳和對尺度精準的把握,讓他僅僅使用簡單的器材就創造出了強烈的現場震撼力。
張培力,衛字3號,1991,單視頻錄像(PAL 格式), 無聲,彩色,24分45秒
張培力,不確切的快感,1996,VHS
1996年以後,各地的藝術家對錄像這一媒介的嘗試和零星的亮相在一些公開展覽上,錄像藝術迫切的需要在這片土地上展示自己的力量, 一些以錄像藝術組成的個展和群展出現,如: 《神粉1號:王功新個展》,宋冬《看》,邱志傑《邏輯:五個錄像裝置》個展,1996年吳美純策劃的《現象.影像》群展,展出的十幾位藝術家囊括了幾乎當時錄像領域的全部陣容,展 出了包括張培力的《不確切的快感》、《焦距》,耿建翌的《完整的世界》、楊振忠的《魚缸》 等,並編印了《錄像藝術文獻》和《藝術和歷史意識》,分別收錄了國內外錄像藝術的重要資料,這兩本資料為以後人們對錄像藝術的了解和接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後,1998年黃岩在長春策劃了《0431──中國錄像藝術展》,1999年張頌仁在澳門策劃了《快鏡:中港臺錄像藝術展》等重要展覽,錄像藝術在中國各地開展。
90年代末,隨著技術的革新與流行,個人電腦和編輯設備的普及,「數字媒體」對於傳統錄像的衝擊拓展了「新媒體」這一領域,活動影像不僅僅紀錄現實也紀錄虛擬世界,錄像與其他 媒體進行了雜交,美學可能性被充分發掘,一種新的媒體創作方式在這片土地上悄然醞釀成長。
2000年以後,張培力老師的錄像作品適時從拍攝的創新行為回歸到對影像本質的審視,在眾多求新求異的新媒體創作中顯得冷靜而獨樹一幟,他不再拍攝素材,轉而從既有的影像中尋找,尋找那些「符號性的、模式化的、有時間概念的因素」,他認為這些老電影所呈現的語言模式源自於系統的原則和符號:「這些原則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影響和決定了所有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系統、原則對個體記憶和日常經驗的影像和控制意味著政治,可以說政治既是抽象和普遍的,又是客觀和具體的,而不見的因素要比可見的事物更重要。」他創作出了 《喜悅》、《遺言》等作品。提醒自己避免錄像藝術創作走向新媒體誤入技術進步論的單一解讀, 這是一個優秀藝術家的自我審視,亦是對周遭的暗示和回應。
2001年6月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研究中心成立,2003年國內首個新媒體藝術專業在張培力老師的帶領下成立,由此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投身到新媒體藝術的創作中。他將藝術家特有的想像力和鑽研精神運用到藝術教育上, 有相當多的開創之舉,對學生亦師亦友,惜才愛才,樂於發掘學生潛質,為中國新媒體藝術年輕一代指明了方向,本人作為他的學生深有體會,受益匪淺,時常懷念。
張培力老師的創作過程似乎就是在不斷地嘗試新的創作形式。他也曾自認「是個『不安分』 的人」,並坦言自己「永遠不會重複在一條道上走」。他亦強調要看作品的必然性來選擇方式。 隨後,他創作了《陣風》,這件作品前期專業地搭出室內景,然後人為地把它摧毀掉,用了5 臺攝像機,不同角度同步記錄了這一過程,在後期則運用了緩慢的鏡頭語言。作品《靜音》, 在縫紉機上安裝攝像機,記錄工人8小時的工作,他說那件作品講究的就不是拍攝技巧,而是「過程」。以及作品《 2012的肖像》、《被顯現的影像》等互動影像裝置。在他看來,自己走向藝術創作,對他而言只是「生活的一種選擇」,就是一種「折騰」,「是不斷追問藝術的本質,這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他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充滿了幽默和智慧。
張培力老師在中國錄像藝術開創先河之舉和在這一領域無可替代的影響力,被譽為「中國錄像藝術之父」。獲中國當代藝術終身成就獎。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 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英國泰特美術館等世界級美術機構都收藏了他的錄像藝術作品。他至今仍是唯一一位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開個展並三次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
張培力,陣風,2008,5視頻5畫面錄像投影裝置(PAL 格式),無聲,彩色,13分14秒用拼接起來的5個投影影像畫面呈現一個看上去比較優雅的居室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摧毀而成為廢墟的過程。影像在展覽現場搭景拍攝,「廢墟」作為作品 的一部分被保留在現場並與影像一起呈現。
張培力 1957年11月生於杭州,1984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住和工作在杭州。 1985、86年組織參與「85新空間」展覽及「池社」活動。主要作品有《X?》系列、《 30X30》、 《水-辭海標準版》、《(衛)字 3號》、《遺言》、《陣風》等,主要從事以錄像、文字、聲音裝 置、機械裝置、攝影為媒介的創作及藝術教學工作。 曾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及里昂雙年展、悉尼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等重要國際展事;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作品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重要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