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碎片是生活的延伸──羅婉儀

文/攝影 : 施援程

婉儀的文字不易明白,很多時我要反芻再反芻才能消化。她的字精簡,突然接上或斷句,文字對話時,一句A,一句B,沒有開關引號冒號, 要很集中的看才分清楚是誰在說,說什麼。「物質生活──羅婉儀的繪畫碎片」展覽由前期、佈展及撤展,我都有參與其中,但在寫這篇文時,才想到,還有一些沒有細看,甚至沒有看到,只能從相片中翻看。她的作品細細碎碎,白白灰灰矇矇,看似簡簡單單,實際複雜而細密,要閱讀實在要花不少時間。

對話 鉛筆 米紙 丙烯 凝膠 回收木 大小尺寸不定 2014 ~ (進行中)

實際我沒有問太多,差不多是沒有問過任何作品的事,當然她已經對我說了很多,她作為老師或者是覺得與共事的人,需要把東西解釋得很明白,需要我了解。如果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我知道太多了,甚至乎在「對話」系列裡,有以中或英文字於回收木上做的作品,這些她對藝術、繪畫和生活的理解或記載裡,C、W及CW 應該就是我吧!我沒有問是否在寫我,為何要給我化三個簡稱,是因為她記載的人物裡稱號沒有重複,可實際人物都是重複,如她畫的檸檬、木箱、貝殼及爛碗等,畫了很多幅不同樣的鉛筆畫,大的細的,正面側面,一個或二個或三個。做了不同的質感,有紙、鋁、鋁片、銀箔及陶瓷等。都是在重複不同形態及面向,硬的軟的陰的陽的黑的白的。

近年她的作品轉向在訴說生活,瑣碎又片段,很多回憶,有關父親及母親,另一些不想說不想提的事情,會裝在透明的玻璃瓶裡,這些已經燒為灰燼的灰及碎片,是一些文字、信件、草 稿、木塊及鐵枝等,盛載著過去的情感,封存在瓶子裡,有些話不必說出口或做得太白,但如同自身重要的經歷一樣,有必要成為作品展示出 來。時間與消逝已成為婉儀拿捏得最好的創作, 「(我保存)爸爸的毛衣」、「(我以為)我長大了會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封存的高跟鞋」及「爸爸的工具」這幾件作品,或許人物已經不存在, 或許事情已經不復回,物件有意或無意中保存,我們有時也不為意,到了整理時才發現時間會成為最好的證明,這些將父母的隨身物再創作再詮譯,擺佈在展場重要的位置,是對家的想象, 構建生活上的大小事情的支柱,也是自己生命之始,很可惜是我們都是到了一定年齡才懂這回事。

重生(系列) 灰燼 玻璃樽 大小尺寸不定 2012 ~ (進行中)

我很喜歡檸檬系列,包括鉛筆畫的說明「一天, 我在一些檸檬前坐下來並開始繪畫」單純這句直白的話語,簡單到不得了的話,就覺得純粹是如此珍貴,但我們又不懂掌握,為何要做一些以為 很驚天動地的事情,才覺得是作品?為何不能用一支筆畫好一幅畫?生活本來就是平淡,可以好實在的反應出來。從小我們被灌輸了一種生活模式,被虛浮及誇張帶領,但又大部份人做不到,活在幻想與崇拜角度裡,永遠追求。我覺得80﹪的主流廣播媒體宣道的事情都有問題甚至錯誤的,無非是要帶出價值觀(地區傳統流傳,但大部份都被現代扭曲)、消費、炒作及話題,令大家日子看似不要這樣沉悶,令大家心煩氣躁。婉儀的作品有生活質感,簡單小件很多白,放在澳門藝術博物館三樓的展場裡,感覺分散又細碎,在大部份展示效果要以大幅一堆的視覺效果來吸引之下,有與眾不同之別。作品散亂但整齊,有高有低,燈光特意不打在畫作上,而是用來作一個氣氛點綴之用,觀眾一定要走到前方才能看清作品,遊走之間,細細閱讀,有令人心情靜下來之感。

展覽是一個令觀眾可以閱讀藝術家作品的場地, 是一個令藝術家將作品重新整理的地方,作為一 個以做作品為日常的人,於工作室的展示效果, 這種不經意的擺放,我覺得才是婉儀作品的最好展出,有著最真實又隨性的舖排,不特別的作分類,交錯重疊,光線空間感覺,比空洞冷冰的展場溫暖得多。「物質生活」是表像詞語,表達生活態度及模式,卻又把內心收藏,或者其中有隱喻,不直接的剖白,如鎖匙模樣的鋁片在玻璃器 瓶之內保存,隨著時間氧化,猶如生命隨時間消逝而殘舊退色,往日的所有心頭及所思所想,也只不過是過去的痕跡。

羅婉儀在香港、意大利、英國修讀設計及藝術;現從事藝術創作、寫作及教學工作。她 的創作以鉛筆繪畫和視覺人類學為核心, 題材關係著文字圖像、陳舊文物;她的書寫議題關涉藝術與文化、女性主義和口述歷史。她曾在香港明報發表有關藝術與生活的文章,其中76篇結集出版《文字.繪畫》, 其他書籍有:《穿越世紀的情書: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房間》、《一冊女書 筆記:探尋中國湖南省江永縣上江墟鄉女書》等。她曾於澳門、香港、臺灣、英國等地舉辦個展及參與聯展。現任教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左:(我以為)我長大了會穿上媽媽的高跟鞋 鉛筆紙本 50 x 70 cm 2014

右:(我保存)爸爸的毛衣 鉛筆紙本 50 x 70 cm 2015

下:一些鎖和匙(系列) 鋁片 凝膠 回收木 玻璃瓶 水 大小尺寸不定 2015-2016

無論是家或是工作室, 其實已經可以成為最好的展示空間,日常婉儀也是整齊的排列作品, 作為最好看的家具品。

展出的空間結構及枱都是參考婉儀的工作室而做出來,但之間的溫度總是有很大的差距。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