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站在邊緣──秦偉

文:郝元春 攝影:施援程/相片作者秦偉 2012 年牛房倉庫有一個名為《在天堂之下》的攝影展,乍聽覺得是十分美麗的名字,可到現場觀看這些攝影作品的時候,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群生活在菲律賓墓地赤貧家庭的人們,以墓地為家,石棺為床,生與死在此變得模棱兩可。死亡的陰影籠罩著生活在這片「天堂」之下的人們,但卻又能感覺到活生生的生活氣息,悠然自得睡在石棺上的孕婦;一群孩子歡樂的在墓碑前玩耍,笑的燦爛,頓時又感覺到一陣蓬勃的生命力。鏡頭記錄了這些真實到有些荒謬的現實,充滿了一種異常強大撼動人心的力量。

這便是香港紀實攝影師秦偉先生的作品。

秦偉.香港.紀實攝影師

不只是紀實

經過十年在法國的學習和生活之後回到香港,最初秦偉做藝術教師,後以攝影記者的身份,見證香港回歸前後的社會,讓他開始重新思考一 些問題。95 年起,他背著相機走訪了亞洲東南亞不同的城市:孟加拉童工、柬埔寨垃圾山工作的勞工、菲律賓墓地生活的人們、男權主義下的伊斯蘭婦女及生態失衡的烏茲別克鹹海地區的居民⋯⋯他用史詩般混沌的影像記錄當地底層生活的人們,以紀實的手法拍攝他們的日常以及精神狀態。

近年秦偉將鏡頭轉向自己的城市,香港人多地少,繁華的背後是貧富差距的現實,住在狹小的板間房中那些人們的生活狀態是他所關注的,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走訪,與當中居民交談,深入他們的生活環境去拍攝《板間人生》這系列的作品,通過他的鏡頭,讓觀眾了解到香港社會底層居民真實的生活狀態。

秦偉的攝影作品是樸素而踏實的,在靜斂的氛圍中滲透著他對世情的忠實看法。6X6 的幅度中呈現出的破敗,貧窮,衝突,失衡的世界,沒有英雄主義式的控訴和同情,倒是像在緩緩道出每一種生存現實。無論作品中呈現的世界是多麼

危險和不堪,秦偉總能在這之中找到一種平靜,甚至平淡,這種克制讓他的作品總是帶有一種信念,激起人們心中對生命的反思。

秦偉的鏡頭不只是記錄和表現,還表達了人應該有的尊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關注人的生活處境的同時,也要關注那些事物背後的問題。對他來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會去誇張那些痛苦,不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看待,更不會感到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而是要與他們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樑。

不是審美而是感覺

拍攝作品的時候,秦偉不會拘泥於某種風格,攝影工具也會視乎對象帶給自己的感覺去選擇,除 了6X6相機,有時根據畫面需要也會選擇6X8的相機,或者將兩張相合拼在一起。

每去一個地方,拍攝當地的作品,秦偉都會重新進入不同的狀態,在開拍之前,他都會去研究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為了讓自己更好的融入當地。 2013 年尾,秦偉去墨西哥一個貧民窟拍攝,去之前也了解了中南美洲的一些殖民歷史,這讓他有了新的想法,不同於以往以人物為主體的拍攝,而是以當地的建築,居住環境去鋪排整個故事。用紀實的手法拍攝,但整個作品卻用一種魔幻寫實主義文學色彩的感覺去呈現,以一種柔和寫意的風格去表達。你在裡面已經看不到《天堂之下》的那種凝重了。

流淌著的文學色彩

攝影不只是捕捉眼睛所看到的。超越這種表象,要進入一種對影像的深度思考,在一個廣闊的範疇中,從歷史性、社會性及藝術性的大方向去表達。好的攝影作品就像是一部文學作品,秦偉的作品便有這樣的氣質,你能感受到流淌在當中的真摯情感,但是絕不煽情,人物的眼神在講訴著他們自己的故事。他拍攝的作品像是一本連串的故事集,你會在當中感到人物與人物之間是有關聯的,是有情感的。

《在天堂之下》系列作品中,伏在墓碑上若有所思看著遠處的女孩,與她身邊的天使塑像,同在一個畫面中,美的讓人心痛。一出生就在墓地生活的孩子,你能想象到她的世界嗎?女孩的眼神中雖然有種迷惘,但你卻能感受到她對這世界,對生命的純真希望。

《板間人生》則是描繪了那些在擠壓的空間裡孤獨生活的人們,獨自坐在床邊發呆的阿叔,若有所思透過窗戶凝望外面世界的老伯,他們的眼神透露著無奈,期盼,似乎每個人身上都背著沉重的故事。而細膩的色溫呈現出的現場感,幾乎都能聞到當中壓抑的氣息。作品表現出的不只是貧窮的社會問題,還有這種被割裂和被遺忘,孤獨生活在底層人們的精神狀態。

《沒有季節的土地》為我們訴說著在柬埔寨終日處於垃圾山工作的勞工景象。本是雜亂不堪的垃圾場,在他的鏡頭下卻表現出另一種美感。日光照射,塵土飛揚,孩子的笑,老人的背影,天空飛過的鳥,一種被困和一種自由,即使身處如此惡劣的環境,仍感到人們對生活抱有希冀。秦偉用行雲流水般的平常心為我們呈現出一幅幅既憂傷又洋溢著理想希望的畫面,講說著這些沉重怪異卻無比真實的故事。

板間人生

策展也是創作之一

除了自己的創作,同時秦偉也關注著年輕一代的攝影師,以及他們的創作狀態。他策展的關注南亞受壓迫女性的《隱性的聲音- 南亞女攝影師作品聯展》,以及表現香港複合文化形態的《鴛鴦 - 香港當代七人展》,均是他自己創作理念的一部分,這些攝影師都對生活對社會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秦偉將他們集合起來,展現出他們對社會的關注點以及思考方式。策展這件事對秦偉來說就是自己的創作,重要的是為更多的新生代攝影師爭取話語權,為他們提供一個平台。

身體力行的醫護行者

秦偉不僅僅用攝影告訴人們因貧窮、戰爭及社會不公等引致的問題,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在拍攝完菲律賓墓地生活的人們後,深深為此處生活的人們心痛。2011 年,他組織了國際性非牟利組織「醫護行者」,帶領一班香港的志願者醫生前往貧窮的地區,持續為他們提供醫護服務以及其他社會服務。他不僅用創作來發聲,也用行動告訴人們,這種大愛無邊的人道主義精神,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邁出自己的安全範圍,去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自由是一隻破損了翅膀的彩蝶,終身吃力地在繁花雜錦的世界中飛舞。」

如秦偉網站上的這句話,有一種無奈和辛酸,一種被摧殘的美麗,一種無聲的抗爭,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想通過鏡頭表現給觀眾的精神世界。無論是放眼世界,還是近在身邊的人和事,他的焦點都在關注著社會中的種種問題,敘事般的鏡頭語言,穿透人心的人物眼神,無不衝擊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著自身和當下環境的關係,喚醒自己的公民意識,以及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天堂之下

秦偉.香港.紀實攝影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攝影深造文憑課程統籌及講師、攝影師及策展人。秦偉生於香港。早年畢業於法國Mulhouse高級藝術學院,以當代西方的藝術造型風格表現東方傳統美學思維,獲法國文化部頒發國家高等造型表現碩士文憑,並在法國建立自己的藝術工作室。秦偉的影像世界充滿著其個人內心境遇,以人道主義眼光及宏觀的歷史框架檢視這變動中的世界。其活動範圍以香港及亞洲不同地區為主,鏡頭涉足不同文化及經濟背景下的地區性貧窮、戰爭的受害者和全球氣候變化引致的生存問題。秦偉多次獲頒不同的新聞攝影獎項及人權新聞獎。2011年,他創立國際非政府機構醫護行者,為發展中國家貧民提供社區醫護教育及醫療服務。 個人網頁:chunwaiphoto.com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