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服裝設計走向人本主義 ──蔣詩慧

文:楊冠瑩

攝影:施援程/劉俊傑

蔣詩慧在她少年時已開始研究服裝,在倫敦主力深造可持續發展服裝。曾任澳門理工設計學院客席講師、電影及本地時裝品牌藝術總監、參與服裝展覽及比賽、擔任服裝設計師、形象顧問、名店店長、歌星及演員造型師等,累積了廣泛及豐富的服裝創意產業經驗。

還未踏上牛房二樓,樓梯口的「軟尺」就開始為觀眾引路,沿著這把尺,進入蔣詩慧的 POP-UP SHOP。大部分人都不乏走入衣飾店的經驗,喜歡動手 DIY 的話,要縫製一件衣服也不算很難。然而,一件衣服是怎麼從時裝設計師的意念,生成到店面的衣架上呢?展覽現場,以時裝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呈現整個設計到生產,到上架的過程。陳列出在設計過程中被淘汰的樣版及次貨,詩慧重新給予它們新的意義,藉此希望大家反思物質的需求。(展出的服裝均作出售,所有展覽服裝收益將全數捐贈予樂施會。)另外,詩慧發現大部份人被潮流主導,並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同時,服裝工業生產時裝的方式和目的,皆與詩慧以人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的服裝理念背道而馳。

以人為本

巿面上的成衣,尺碼是由大量的數據整理所得出的常見平均尺寸,將身材比例數據化,詩慧認為那是「將人變成數據」,如果是身型「不勻稱」的,例如有高底肩,駝背,上半身較肥胖等身材,很難找到合身的衣服。「各種不同身型的人都有美的地方,並非合乎黃金比例才叫『完美』,只是看我們如何發掘,當揀選衣服,或者為一個人設計衣服、設計造型時,那是我覺得重要的事。」詩慧認為,一個人適合穿甚麼衣服,要視乎其個性和身型。「好多人無留意自己身型上的優缺點,如果盲目順應潮流穿著,可能會突顯身型上的缺點。」除了時裝設計,她亦樂於擔當造型師的工作,以其敏銳的「天線」去感應一個人適合甚麼衣服,從各種細微之處,比如髮色、面部色澤、平日的衣服顏色,可以推想對方適合冷色系還是暖色系,適合什麼風格。單靠目測已可獲得不少資訊,再透過溝通了解對方性格,從而為對方介紹適合的風格、品牌。

問到造型師的工作會否比起時裝設計師更靠近客戶而較能達到以人為本,詩慧認為不會,因為沒有一個人的身型和個性是一樣的,但衣服的選擇就只有那麼多。之後,她可能會為自己設計衣服,「如果有朋友喜歡我的衣服,可以按尺寸比例給他們做類似的款式。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風格、生活態度都不同,所以不會做一模一樣的給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他們的獨特的衣服。」

可持續發展

展場既然化身POP-UP SHOP,當然亦設有試衣間,揭開試衣間的簾幕,發現內有乾坤,一個空蕩漆黑的空間,發亮的單字和句子投影在牆上,表達詩慧對衣服的意義和價值、潮流、可持續發展等方向的發問。當人們在店舖興致勃勃地購買一件件衣服時有沒有想到,手上的衣服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你喜歡它,是因為衣服美還是你穿得美?

那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的報告,可持續發展是︰

「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我們的共同未來》,一九八七年)

可持續發展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是在環境、社會和經濟的需求間尋得平衡,確保當代以及後代都能享有優質的生活。

在服裝工業裡面,要做一件T恤,常見物料是棉,為了追求農作物的成效,耕種方法會使用大量化肥、農藥,但它不僅對人體有害,同時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農民每日面對有害物質,往往沒有合規格的保護裝備,更有新聞揭示落後地區聘用童工。棉花收成後,就進行織布、染色等工序,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無嚴格規管,工業染料的有毒有害物質直接排出工廠,污染江河與生態環境。以上的做法對人和自然環境都造成傷害和污染。財團企業以不合理的價錢收購農產品及壓榨工人的薪水,剝削和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資源。

大環境的情況,要達到可持續發展很難,單靠個人之力難以扭轉,卻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作為消費者,可以如何減少因為添置衣服而對環境的傷害呢?

1. 當看中心儀的服飾,先試穿看適合與否, 可拍照問朋友意見。為避免一時衝動,不需急著立刻購買,離開店面三五天再作決定。

2. 與其買十件很「划算」但不耐穿的衣服, 不如買一件比較貴但可以穿十年的衣服。

「世界上漂亮的衣服有很多,還有設計它們出來的時裝設計師,然而當中關注可持續發展的人不多。在這方面,希望盡自己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多和朋友分享,由日常生活做起,影響身邊的人。」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