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自己的人生──專訪陶藝家李舜如
文:Mr.海
攝影:施援程及由李舜如提供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視覺,我們將會面對一個怎樣的世界?聽過觸感藝術嗎?什麼是觸感藝術?觸感藝術顧名思意是和觸感有關的,這是近年在強調藝術平權的前提下發展出來的一項比較新的藝術形式。繪畫或攝影等視覺藝術往往是以視覺主導的,而大部分的雕塑或陶藝展出幾乎都不會讓觀眾去觸摸,這樣可供視障人士欣賞的藝術空間變得十分缺少。觸感藝術強調觸感,允許觀眾透過親自觸摸作品,直接感受作品的肌理、質感、溫度與形狀等各種細節,藉此引發不同的聯想或感受,豐富整個感官體驗。
由風盒子舉辦的《觸感藝術》工作坊,導師李舜如與視障學生一起摸泥,感受一下陶泥究竟是什麼。
香港出生在澳門生活多年的陶藝家李舜如跟我說,她大學時是念商科的,畢業後從事了好幾年會計工作,但因為辦公室工作過於刻板沉悶,而讓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今後的人生該要如何度過才更有意思。幾經考慮最後她選擇前往美國深造尋夢去,在休士頓大學先後完成了人文學和純美術兩個碩士學位,然後留在美國生活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已經有畫廊代理出售她創作的雕塑作品了。她跟我說,自己在學校接觸過各種藝術媒介後,發現自己對陶藝最有熱情並且愛不釋手,她太享受用自己雙手由零開始一點一滴地去完成什麼的那種感覺了,而且在創作過程中,心裡不知為何感覺總是如此平靜而愉悅。如果真有所謂天命,我想陶藝大概就是她個人的藝術生命。
從事雕塑及陶藝教育工作多年的她參加過美國、日本、韓國以及兩岸四地的多個展覽,兩年前更曾在牛房倉庫舉辦過一個名叫《假如屋子裏住進一棵樹》的雕塑裝置展。李舜如懷著一顆平常心跟我說,她也是第一次接觸視障人士並向他們教授陶藝課程,但與其說她教導他們什麼,倒不如說自己在這個全新領域裡,在視障學員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陌生而寶貴的經驗還更恰當。比如說失去了視覺的他們反而不會被視覺主導或干擾自己,在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他們甚至比健視者還更專注,而且往往也更能自然流露自己的特質和個人風格,很快就做到了一般人很難做到的隨意自然感。他們不會被視覺框框所帶來的既有的刻板印象所束縛,單純依賴觸覺去創作不但更能享受過程中的每個當下,而且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反而更純粹也更有力度。李舜如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學習進度竟然比預期要快上很多,可能由於他們高度投入的關係,原來兩個半小時的課程有時兩個小時內就提前完成了,讓她喜出望外。
教視障人士除了用語言說明外,都要給同學們摸一摸是什麼樣子。陶泥本身是天然物質,現在用來做陶藝都是工業合成的泥, 它是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捏在手裡,完全能感受到重量、質感及大小,很適合視障人士去接觸的創作,感覺之間是如此親近。
我問她教學過程中有會否遇困難,她說比較不好掌握拿捏的是學員們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一切教學說明語言部分不得不更精準更具體,每教一個新的東西要傳給他們逐一觸摸。比如有天她教學員們做星球,步驟頗繁雜,有同學捏出了裂痕,她說不要緊,那是一條河流,有同學捏得不夠圓,她又說星球就是凹凸不平的。一百個人很可能就有一百種審美觀,而「怎樣才是美」跟當事人接觸的環境和自身美學經驗的累積有密切關係,所以人人都有權去重新定義美。其實默默認真地創造著自己要想的東西,感受著陶泥的質感和溫度,享受投入創作的那份熱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從旁觀看不過是短短的時光,卻能感到他們彼此靠近和互相接納的喜樂,藝術彷彿是一道橋,可以令人與人的溝通更融洽。
視障人士(梁嘉俊、張健佳、范森玲、盧燕玲、周國傑及植耀洪)做的作品參加了「第三屆香港觸感藝術節」展覽,放在靠窗的位置剛剛好。
附註:參與是次觸感藝術工作坊的學員作品會在本年12月4日起在香港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 L1 藝廊《第三屆香港觸感藝術節》展出,2016年也會在澳門展出。
李舜如:生於香港,198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1991年赴美攻讀藝術課程。1997年於美國休士頓大學取得人文學碩士。2003年在休士頓大學完成純美術碩士學位, 主修雕塑. 2004年來澳門定居。2005年建立原作坊工作室, 現從事雕塑及陶藝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