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藝術成就有意義的事──香港「藝術到家」社區藝術的想像與實踐

文/採訪/整理:黑黑

受訪者:陳佩玲(Peggy Chan)

攝影:施援程及由「藝術到家」提供

今年牛房倉庫開展了一項「尋找社區寶藏」的藝術活動,意義在於鼓勵大眾發掘身邊社區的潛藏『寶藏』,那可以是任何事物,包括社區歷史、傳說故事、店舖、建築、樹木、風土人情等,凡是找到當中獨特之處的,便是寶物,再通過藝術「車仔檔」的形式表現出來,把平時不經意的元素放大,讓參與者和公眾重新發現身邊社區事物之美好。而藝術「車仔檔」這個表現形式,就是香港「藝術到家」曾使用的一種社區藝術形式,這次專門邀請他們來澳進行經驗分享與合作。

Tape! Gogo膠紙塗鴉藝術行動

「尋找社區寶藏」這個計劃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公眾工作坊《流動創意車 》,已於八月的一個周末完成。第二部份是進入學校進行工作坊。十一月開始,牛房倉庫與香港「藝術到家」的藝術家進入聖心、瑪大肋、培正這幾間學校,與學生進行多場工作坊、講座,有部份學校更參與創作,做出自己的作品,而參與的學生則由小學至初中、高中都有。

「藝術到家」成立源起

來自香港的「藝術到家」於2008年成立,2013年正式成為非牟利慈善機構,旨在營造多元平台,鼓勵不同層面的藝術創作,把藝術帶進生活。「學習以多角度思考,和關懷身邊的人、事、物,凝聚輕鬆融合的永續生活空間」就是他們的目標。成立以來,曾與多個香港藝術團體、社服機構、教育單位、政府部門等,合辦不同類型的藝術活動、展覽、課程、工作坊、講座,亦積極與鄰近地區合作,進行社區藝術活動,分享經驗。

「藝術到家」由8位藝術工作者組成(鄭怡敏﹣阿金/張嘉莉clara /陳佩玲/吳狄殷/翁志孝 /張震揚/曾劍華/梁詠珊),成員來自不同界別:如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教師、畫室老闆、社工、工程師、攝影師、旅行家、慢行團發起人等,各有所長。

今次來澳主持「尋找社區的寶藏」導師陳佩玲(Peggy),除了是「藝術到家 」的創辦人之一,亦是行政總監,她本身與澳門的淵源亦甚深。她是在澳門出生,小學後才移居至香港。在澳門讀小學時,在校內跟隨一位專業藝術老師學畫,打下了基礎,後來到香港升學,每年班級籌辦的話劇演出,開發了她對舞台空間的好奇心,但無奈在當時的學校裡,她沒有機會接受藝術教育,對這方面知識愈發充滿渴求,到升讀預科時終於遇到扭轉人生的機會。

2010年「藝術到家」首次以車仔概念做的展覽「《求生術》裝置藝術展覽」就在牛房倉庫展出,以及在澳門街頭推動他們自己做的手推車作品。

「可能是命運安排,遇上一位新入職的老師,將一個很前衛的劇團教育計劃帶入學校,讓我們認識!嘩!看過後,有如在荒漠遇上甘露!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進念二十面體 』,第一次接觸到『文本創作』、『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等的名詞,還有星級藝術導師指導,使我著迷!而且還有機會將所學和創作的作品在舞台上呈現,令我有莫大的成就感。這次機會也打開了我追求藝術的大門,使我一步步實現夢想。」

教育特殊兒童的深刻體驗

預科畢業後,Peggy 下定決心,人生一定要做些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事。她不計較金錢,主動去找社福機構的工作,不是讀社工出身的她便應徵活動助理,幸運地被一個機構聘請,服務特殊兒童,如自閉症、讀寫障礙、唐氏、專注力失調 /過度活躍症等兒童,該機構更有幼稚園、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等服務,使她對自閉和特殊需要的兒童和家長,有更多了解和接觸,短短幾個月的工作,給剛踏足社會的她留下很深刻體驗。

在機構中,Peggy 負責勞作班、繪畫班和協助導師等工作,班上的小朋友儘管有不同能力障礙,然而她發現他們都可以畫畫,藝術真的可以打破文字和語言能力的界限。「我覺得小朋友是與生俱來已懂畫畫,不需要技巧,亦沒有美醜分別,在過程中,他們很自然地畫出心中所想!特別在自閉兒童身上,這可能是他們表達自己的另一方式。」

那時中心的姑娘常鼓勵她去讀社工,本來也有動心,但她看到社工們對文件時間多過對服務對象便猶豫著。每逢學校假期,Peggy 都會到劇團幫忙,擔任一些有關藝術教育的職務,亦同時接觸到「牛棚」另一範疇的藝術。

「牛棚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也是萌生成立『藝術到家』的地方。」

她到了「牛棚 」內一個藝術機構「藝術公社 」做兼職,接觸到不同的香港藝術家,認識了現時機構的上司:阿金和 CLARA。他們鼓勵和推薦 Peggy 去修讀純藝術學士課程,更加確切的訂立了她在藝術發展的方向,阿金和 CLARA 後來更成了「藝術到家」創辦成員之一。

唸書期間Peggy 在「藝術公社 」兼職,負責展覽籌辦等工作,因此對藝術行政運作比較熟悉。另一方面,對藝術機構接觸多了,亦逐漸察覺到機構中一些說不出的制肘及問題。

這些經驗使Peggy 更積極思考藝術與社會的關係:藝術到底可以做什麼?一個藝術機構可以做什麼?怎樣的藝術行動才更有意義?「藝術到家」就是在這些思考當中成立了,得到阿金、 Clara 等多位藝術家支持,大家抱持著一個簡單而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藝術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以藝術連結學校與社區

多年來,「藝術到家」開展了多項與社區、學校合作的藝術教育計劃,在有限的資源和人手中,計劃雖不算十分大型,但亦進行了很多不同的新嘗試。

「尋找海岸線」藝術巡遊教育計劃

去年,他們曾開展「尋找海岸線 」藝術巡遊教育計劃,思考城市發展的變遷與價值。當時計劃的對象不只是學生,更包括一般公眾、藝術家及社區居民。該計劃利用藝術巡遊的方式,主動帶著藝術品接近觀眾,以吸引大眾對該議題的關注。他們與五間中學合作,邀請藝術家駐校與學生一同創作。過程中還著意加入文化歷史研究部分,邀「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協助做研究小組,進行社區訪問,資料搜集等,整合相關資料,製作出一套教材,讓參與學生更深入的去認識相關社區,了解過去歷史,多角度去思考城市的發展。

該計劃得到很好的回響,其後,他們便把「流動車」的概念帶到澳門和台北,與兩地的藝術機構合作,澳門是牛房倉庫,台北是水谷藝術。下一個階段,他們將把「尋找海岸線 」計劃推廣至更多學校,期待以更多元的藝術媒介來呈現該文化議題。

此外,他們還進行過「Tape! Gogo 膠紙塗鴉藝術行動 」( Tape Art Graffiti Action)及「 膠紙壁畫藝術展覽及教育計劃 」(Tape Art Mural Exhibition & Education Project)。邀請美國著名 Tape Art 藝術家Michael Townsend 和 Leah Smith 到香港教育學院,與學生以縐紋膠紙為材,創作出配合校園環境的膠紙藝術壁畫。

他們又將TAPE ART 帶入「牛棚 」進行創作,在位於藝術村與馬頭角道休憩空間之間的一道圍牆上創作壁畫。他們在「牛棚」內舉辦一場為藝術教師而設的工作坊,邀請教師創作,並參與公開展覽,以推廣 Tape Art 這極具創意的藝術媒 介,同時亦吸引更多街坊在休憩空間流連,以及主動參觀藝術村。

12月中他們將進行的「漫話鵝頸橋裝藝術計劃」,以漫畫生動連結社區公眾。邀請五位香港漫畫及插畫家,以銅鑼灣故事或歷史為題繪畫漫畫及插畫,呈現銅鑼灣的獨特文化氣息,以此擴闊公眾對「鵝頸橋」這公共空間的想像,讓公眾了解更多那附近一帶的歷史文化。

同時,他們正籌備於明年1月進行「源野生活節 ( SUSTAINABLE FEST )2016 」。這是一個有關還原基本的永續概念活動,將以「技術承傳,資源,食物,身體,動物,自然,心靈 」七個環環相扣的元素為主題,體驗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的各種可能,通過直接的分享和參與,讓人們找回對生命的尊重,找尋適合自己的永續生活。兩天的節慶中計劃有地攤、舞蹈、音樂、創作、閒談和工作坊等,喚起人們與自然共存的美好記憶,重拾人與大地的關係。

由鵝頸橋出發,「漫」遊銅鑼灣之旅,開幕邀請藝術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漫話鵝頸」雄仔叔叔講故事

針對學校特別設計工作坊

「入學校和社區的難度各有不同,入學校對我們團隊來說,困難並不是太大,因為我們大部份成員也在不同院校中任教, 另外,『藝術到家 』亦 會不時推出專為學校而設計的工作坊,和學校聯繫緊密。」

「在策劃教育活動時,我們會針對學校的需求來設計,好讓學校在行政處理上較易協調,並邀請經驗豐富的藝術家指導,令學生更易於投入參與,這樣自然受學校歡迎。學生方面,我們會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親身體驗,走出校院,走入社區,訪問或考察,讓他們有更多感受和了解,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想像。」

使用易於操作的藝術媒介很重要

「至於社區面向,我們多會以社區關注或社區特點來作切入點,配合創意,與眾同樂。在策劃上,會選擇參加者易於操作、容易接觸的藝術媒 介。例如膠紙藝術(TAPE ART) 就是一個很好的 例子,沒有語言文字界限,只要有一卷膠紙,便可勾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創作過程又可增加人與人的溝通和合作。『流動車』亦是一個不錯的媒介,能與觀眾直接溝通。」

有一次和深水埗區街坊合作一個藝術計劃,在一條已人去留空,兩旁唐樓都已被收購的街道上 玩 TAPE ART,在地舖的大閘貼上膠紙。初時參加者自由想像用膠紙勾出圖像,出來的效果很抗爭,出現了大字控訴、推土機等比較負面的情緒,但和他們討論後,設定了一些規則:不能直接使用文字,以及必須加入自己的身體形態在圖像內。就這兩個簡單的規則,卻大大改變了膠紙創作的題材和方法。如加入自己身體,怎樣加呢?便需要合作,一個人站在大閘前擺出不同姿態,另一個人幫忙用膠紙勾畫他的形態,於是,人的形態便出現在店舖的大閘上,待參加者掌握了竅門,便用膠紙愈畫愈多,好像重現了被清拆前,昔日的社區鄰里情懷。在過程中,小朋友更在街道上用膠紙勾勒出自己設計的跳飛機,其他經過的小孩還加入一起玩。

未來計劃:土地議題

未來,「藝術到家」的計劃,仍然以專注社區和教育項目為主,亦開展海外交流,深入外地社區。

「我們還有很多計劃想做,也很關注生活的永續發展和土地問題,這亦是香港人切身的問題。我們思考如何與土地共生,不破壞不佔有,實踐『自然創作體驗,編織地景藝術』。『地景藝術』在世界各地已廣泛推行,唯香港欠缺具規模及持續推行的教育及計劃。」

至於Peggy 本人未來也有很多計劃,除兼顧「藝術到家」的工作,來年她可能會在畫廊進行作品展,以及延續個人的「100 樣生態」系列,計劃於不同地方設置研究工作室,透過觀察取材再塑造,並陳設該區被塑造的非自然物象。

陳佩玲:出生於澳門,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純藝術),主修繪畫。現居香港,工作室設於牛棚藝術村,陳氏作品以裝置、攝影、繪畫等多媒介來創作,多以日常生活體驗與想像為題,表達自身、城市及自然三者之關係。近年以古老的顯影方法(藍曬印相法), 利用陽光和時間創作,把城市風景再次構想。曾參與2015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第二 屆CAFAM未來展》,2015年油街實現《火花!一百之後》、2014年《DMZ韓國戶外國際藝術 節》等,其作品曾於巴黎、韓國、香港、澳門及北京等地展出。個人展覽包括:2011年獲藝術發展局新苗資助計劃,於香港舉辦首個個展-《我們你們他們》、2013年於法國十三區區府比艾佛展廳舉行個人作品展、2014年於香港藝穗會舉辦的個展-《藍色彼丘》及2015年《天外天》Lucie Chang Fine Arts;作品入選2014-15年傑出亞洲藝術獎,及入選第二届CAFAM未來展;其作品部份被私人收藏。2008年成立慈善團體「藝術到家」,致力藝術教育及社區推廣。 www.peggychan.info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