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中學周邊的社區沿革
文:林翊捷
攝影:黑黑
以澳門一個四百多年歷史的城市而言,聖心女子中學周邊的社區歷史其實並不長,根據地圖資料顯示,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雅廉訪、美副將等馬路都尚未開通至聖心中學校址,地圖上也未顯示有任何建築物,可以推測聖心中學周邊在二十世紀初期之前,都是作農業用途的耕地。
1921年的澳門半島地圖
根據歷史記載,在二十世紀初期之前,周邊最大的社區,是以觀音堂為中心的望廈村,因此聖心中學現址相信是當時村民的耕地,是望廈村的一部分。聖心附近最古老的建築是觀音古廟,一般俗稱觀音仔,以便於與同街同村的觀音堂――普濟禪院作識別。在農業社會,一村一廟屬常態,較大或較富裕的村落有一村多廟也屬正常,但同一村落有兩座供奉同一個神祇的廟,就不是常見的情況。一般認為觀音古廟的歷史比較早,王文達先生在《澳門掌故》中指出,觀音古廟應該在明朝啟年之前,就已存在,陳煒恆先生於《澳門廟宇叢考 》中認為,觀音古廟應在明朝中葉已存在,兩論並無矛盾。觀音堂則建廟於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相傳正正是因為原本定居望廈村附近的居民,在觀音古廟的祭祀上,與後來的閩、潮兩地移民起了衝突,於是這批「新移民」就另建一觀音廟,形成分庭亢禮的局面。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尋找社區寶藏之《流動創意車》入了聖心中學做工作坊,除了有 「藝術到家」的成員做導師外,第一堂還邀請了城規會委員林翊捷講有關望廈區的歴史。
在鴉片戰爭之前,望廈村並不是澳門城的一部分。自 1601 年葡荷戰爭爆發,1622 年澳門戰役, 葡人險勝荷蘭,即於大炮台與現時山頂醫院所在的若憲山之間,修築城牆,自此二百多年,葡人的活動大部分都只侷限於城牆以南,望廈村 一直歸明、清兩代中國政府管轄。直到1849 年, 阿馬喇總督被刺殺,葡界才遷至今日關閘的位置,望廈村不再得到當時的清政府保護。然而,村民依然堅持不向澳葡政府屈服,組織民團自衛,至今,觀音古廟側仍有一座城隍廟,廟中供奉有張王爺,張王爺不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是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張之洞曾任兩廣總督,直接處理澳門事宜,知道望廈村村民仍然效忠,曾向北京上奏望廈村村民義舉。更有趣的是,城隍廟建於一九零八年,而張之洞則卒於一九零九年,然則張公尚未離世,已被村民奉為神靈。
正因上述情況,直到 1912 年的澳門地圖上,美副將大馬路依然無法貫通望廈村,此後二十年,該區才慢慢被城市化,逐漸成為一個社區。聖心中學於雅廉訪建校,對周邊的社區形成起了重要 的作用,聖心中學於 1939 年落成,當時該區依然是澳門的市郊,除了原有的望廈村,就是新建 的單棟工務員宿舍,學校的建築連同1936 年落成的紅街市,令整個社區的機能逐漸完整。另一方面,由於該區已屬「市郊」,容納了一些無法建於市內的設施,聖心中學西北的提督馬路兩側,建有運動場( 蓮峰)、檢疫設施 (牛房) 以至殯儀館等等。到了六、七十年代,區內逐漸建起了五至七層高的樓宇,原本「市郊」的景象漸漸消失,八十年代後,更逐漸出現高層大廈,從原本鄉村、市郊變成一個生活社區,居民也不再稱該區為「望廈」,改稱「雅廉訪」、「美副將」。然而,「望廈」這個地名卻沒有消失,而被用到更北面的社區,那就是另一段社區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