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牛雜12期「當藝術――走向社區」編輯的話

文:施援程

如果藝術空間位於民眾常出入的地區,並且歡迎任何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士來參觀,甚至參與相關活動,這已是有社區成份的藝術空間。牛房倉庫位於北區與望廈山交匯,建築物前方為罅些喇提督馬路,繁忙的雙行線馬路,向北可往筷子基、青洲、台山、關閘及黑沙灣,往西是新橋、沙梨頭、司打口、下環及西灣,牛房旁邊為通往東南的美副將大馬路,可到望廈及東望洋等地。雖然牛房倉庫不至於被民居包圍,但它位於密集民居的出入口處,在居民日常往來工作/學校/購物/娛樂與居家之間,牛房是一個交雜點,聽過無數次來牛房參觀的市民說,差不多每天都經過這裡,但還是頭一次進來。

社會因商業作主導,令到大眾誤以為商業藝術就是所有的藝術,是有價值、只可觀不可碰的貴價商品。而真正的藝術並不一定指作品,亦可指個人的精神及追求,具有獨特性,然而人天生就有這種本質,我們長大後再重新學習藝術,根本就是在尋找及發掘本質。大部份人都不相信自己有藝術感,因為教育、因為環境、因為身份,他們覺得離藝術很遠,聽風盒子的Mandy 說她們當初為視障人士做口述劇場及展覽,很多視障人士對她說,我們這種人怎麼有資格接觸藝術!民間對於藝術的錯誤理解真的根深蒂固。我們有必要做更多與社區及社群有關的活動,令大眾接受到藝術的不同層次及方向,以社區為例,我們需要街頭塗鴉,我們需要戶外雕塑/裝置,我們需要街頭表演者,這些最普及化的社區藝術,在澳門很缺乏。

社區藝術一直是牛房的主要項目之一,今年以發掘牛房周邊的寶藏為題,並且以創意流動車的形式巡展,與以往的社區活動不同,今年不是以藝術家出發,而是面向大眾及學校,舉辦公開班及到學校做講解和工作坊。與社區周邊有連結的藝術創作比起純粹藝術困難,因為內容涉及歷史、環境和人物,但因其特色能引起觀眾/街坊共鳴,使人們更容易明白這是什麼一回事。

今年牛房邀請「藝術到家」來做社區藝術推廣及導師,而負責人兼導師Peggy 說她們將來在香港推廣藝術也是以社區作方向,在香港越來越多藝術團體都在做有關社區項目,包括邀請風盒子參加香港觸感藝術展覽的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相反澳門仍沒有這種風氣,而文化局前兩年開始推廣的「藝術在社區計劃 」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更多團體參與,可是在不一定每年都能拿到資助之下,對於沒有牛房般穩健的營運團體來說,要每年都持續發展社區項目是困難的事。

藝術作為軟性的治療及表達,走向不同的群眾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楊秀卓喜歡教不同特性的人做創作,除了讓人知道其實所有人都有創作及接觸藝術的權利外,大家也能享受到藝術的樂趣,而且作品更能表達到對社會的訴求,對他來說作品能為社會帶來改善都是好作品,正如觸感藝術除了是一個展覽外,還集不同人士(視障/精神康復者)的作品在一起,而使大眾更認識,甚至接觸到不同的群眾。而更深層對藝術的理解,楊 sir 說:「能夠對人產生關懷,已經是一種藝術生活,在這樣的前提下,做不做作品都不太重要了。」

參加由風盒子舉辦,李舜如做導師的「觸感藝術工作坊」視障班裡的阿玲,由第一堂開始就說做陶泥好好玩,她每堂都在計算還有多少堂,每堂都說幾次好好玩,有時做得較分心,但有人輔導一下又再投入下去,之後才得知阿玲原來是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及多說話的人,可這個工作坊完全感受不到她是這樣的人,相反感受到她的熱情及專注,如楊 sir 說從藝術產生關懷,已是藝術生活,作品對阿玲來說已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心靈更多的得著,期望阿玲可以接觸到更多她喜歡的創作。

所以說,藝術,真的有必要覆蓋所有人群,當人人是藝術家,都有一顆關懷人民的心,熱情的投入所做的事,得到平靜及愉悅的心境,可從混亂、荒誕及繁囂的世界裡得到平衡。

牛雜工作團隊

施援程
​Cora Si

編輯,撰稿人

因為不善辭令,不愛群體活動,所以自少交筆友及寫BLOG,然後寫攝影及藝術文章,沒有正式學藝術,但辦過幾次個展,成為策展人及牛雜編輯,平日在家工作,最好的友伴是貓及狗,認為未來是未知,有很多可能性。

楊冠瑩
Summer Ieong

撰稿人

在攝影、錄像、繪畫及裝置等領域浮遊。以寫字作為反芻。 夢想的生活是冬暖夏涼、吃飽喝足、夜夜好眠、多元成家。

郝元春
Yolanda Kog

撰稿人

藝術工作者,鏟屎官,長期神游患者一枚。

李卓媚
Lego Lei

撰稿人

鄭志偉
Ck Cheang

平面設計

全職笨蛋,兼職在 SomethingMoon 做平面設計,參與很多重要但不顯眼項目。有時是思崎井寫寫字。

周寶玲
Pauline Chao​​

​行政

劉嘉欣
Amber Lao

行政

其實那一步不太難、不太遠、不太高,倘若你願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