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車仔現本土地特色──尋找社區寶藏之《流動創意車》工作坊
文:楊冠瑩
攝影:吳俊/潘靜賢
牛房今年的社區計劃,運用「推車仔」這種民間運輸工具,融入不同創意元素,將牛房倉庫附近 「隱藏」的具有社區文化、創意元素特色的「寶藏」連成一線,讓大眾加深對社區的了解。從 策劃、參與到檢視目前整個計劃過程,策展人李銳奮提出了他的想法。
十多名的學員分成5組做了五架流動車從牛房倉庫出發。
李銳奮(左):牛房倉庫藝術總監及活動策劃人,與學員一起參與《流動創意車》工作坊。
受訪者:李銳奮=F 訪問:楊冠瑩=S
S:牛房今年的社區計劃,為什麼會想用流動車仔,它的理念是?
F:之前牛房已經和「藝術到家 」合作過,當時看到他們用推車仔這個形式讓我覺得很有趣。他們一開始的想法是不想約束在固定的地方,希望把作品帶出去,後來就有了這樣的形式,並且持續地做下去,還到學校辦工作坊,像是去年的《尋找海岸線 》藝術教育計劃。有鑒於此,希望邀請他們來辦工作坊並分享經驗。因此在八月辦了一個公開給大眾報名參加的工作坊,作為初次的實驗且從中吸取經驗,然後也會進入校園辦工作坊。
S:八月的「尋找社區寶藏之《流動創意車》工作坊」分為兩天,第一天主要是導師的經驗分享,隨後也和學員一起在牛房附近的幾處景點遊覽和交流該處的歷史背景與故事;第二天,學員則需要完成作品(流動車仔), 再推車仔遊街並各自介紹作品,也藉此機會跟路上的民眾交流。然而,學員們都認為工作坊的時間有些緊迫,為何會有如此安排?
F:如果有兩個週末確實會比較好的,課程雖然比較匆忙,不過這次主要是一個實驗,吸取經驗以後會帶入學校或再辦公開的工作坊,如此才有更具體的概念去安排。
先實地考察了牛房周邊的特色地方。
這組學員用鮮花放在斜面表達墳墓的意念
其中一組以廟宇做題材,更安排其中一人坐在廟裡,沿途派發平安符給街坊,外國人很好奇的問這是什麼。
S:工作坊那兩天你都有在現場紀錄,當中哪些組別的車仔是你印象深刻的?
F:有一組的車仔是做成一個斜面的墳墓,上面擺放著花圈。組員是我以前的學生,跟她聊了一下,她覺得這次工作坊使她重新思考、重新回看創作,更認識到社區活動,從車仔的製作到推出社區有很大的收獲。彼德廟那組也有很多意外收獲,坐在裏面那位可能大家不知道是誰,但我常看見他。他很熱心參與藝術活動,有次在路環辦活動他都有過來。我覺得有人坐在車仔上面也頗有趣的,沿途還跟路人交流。
S:這次工作坊對學員來說收穫良多,然而車仔遊街的時間只有一個多鐘頭,加上路線地點不太容易讓學員與社區民眾作更多的交流。所以這個社區活動對民眾而言,是否也達到相對的收穫?
F:這是無法計算的,當然我不贊同只是「圍威喂 」完成一個活動。我把這次活動當作開始,一個實驗性質的活動,先操作一次,認識過程。因為有些事很難一下子做到的,就這樣出去走一圈,跟民眾說幾句,很難有明顯的效果。但活動的整個過程,包括宣傳設計、工作坊、拍攝、媒體訪問和牛雜等,這些會紀錄下來,然後外面的人就知道有這件事的發生。當下(遊街過程)那一兩個小時很難形成一些事,反而我想用紀錄的形式擴散出去。然後當我們經驗多了,下次再做時會更成熟,吸引更多人參與。
S:那麼預期的目標有達到嗎?
F:基本的預期是有達到的,但整體的設計還不 夠完善。日後希望繼續舉辦這樣的社區活動,讓牛房成為社區裏面的連結點,比如形成和附近的團體、組織的聯繫。或有別的形式,而社區活動是其中一種。
兩天的工作坊中,學員要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作品。
大家都做出不同風格,有社區特色的作品。
S:第一天導師和學員一起在牛房附近遊覽和交流時,由於「藝術到家」的導師來自香港,加上本地學員也不一定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大家對景點的歷史背景和故事似乎不太熟悉。如果能夠配合社區的在地居民作口述歷史,或請一些了解地方故事的田野工作者來分享,如此是否更有成效?
F:是的。這次路線中有好幾處是很值得說說她的歷史故事的,像是有一帶現在是社屋,以前是兵營,如果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做一個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讓學員知道走這個路線的意義,以及認識到發生在澳門的種種⋯⋯你可以說是破壞也好,對歷史文化的一個重新思考也好,那都算是一種歷史演進脈絡下的現象吧。
無論如何,這次工作坊作為初探的一個實驗,從中發現流動車仔工作坊對於社區的一種可能性, 累積經驗,為下一次的社區活動作更好的準備。期待透過這樣的社區活動,讓直接與間接的參與 者和民眾能夠聽見看見,或從想像中進而感受歷史文化的底蘊,對於自己生活與成長的地方所知不再蒼白,而是有厚度、有故事、有情感的一方社會,這是保存與傳承集體記憶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