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意義──許叢
文:楊冠瑩 攝影:施援程/相片作者許叢 「觀看才是引領我進入攝影世界的入口。」須田一政 觀看是如此重要,於是許叢分享了關於觀看的意識,因為沒有意識,就沒有方向。創作沒有意識,作品則流於形式。許叢並不急着分享自己的相片,因為他認為不明白攝影的意識,看他的相片,就只看到黑有多黑,白有多白這些表象,而不能真正感受。
許叢 .澳門.平面設計師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許叢以佛家悟道的過程來形容意識的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可以理解為開悟前。這無疑是常人狀態,即凡夫,還沒有修行的狀態,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看到的意會到的只停留在表象,難分真假虛實,故容易被所謂的主流思維帶動。在臉書隨處可見一堆自拍相、美食相、風景相,並輕易獲取為數不少的讚好。這些是流行的風貌,生活中習慣及熟悉的事物。只是眾人在做這樣的事,就認為是好,隨波逐流,只是追隨和模仿,沒有自我意識。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當開始修行,對自己對世界開始質疑,有反省、批判的思維,有探究本質的心,就是第二個層面「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許叢提到東松照明( 生於1930 年,是日本戰後最具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他說:「我的作品既同時是尋找find(取得take)也同時是創造 create(製造make)」,提倡「主觀紀實攝影」, 有別於當時盛行的寫實主義攝影,即報導式的攝影。觀看東松照明的相片,不理解的人可能認為只是追求視覺上的衝激,但事實上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反思,具批判性。許叢認為很多攝影師是屬於這個層面,有意識地創作,有個人特徵的視覺風格。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這是悟道者的境界,經過懷疑、批判、辯證之後,透徹事物的本質。見山依然是山,但不再只是山的表象,而是看透山的本質,亦已經毋須再刻意進行思辯。
許叢分享了一張他形容為很直觀的相片,那是中平卓馬後期的攝影作品,乍看之下只是一張平實的彩色風景照,有甚麼厲害呢?跟他形容的第一層面的沒有意識的相片不是很像嗎?那我們必須先看看中平卓馬是個怎樣的人。因為許叢認為除了觀看相片本身,還需要了解創作人的背景,甚至不只觀看單一作品,而是要大量地觀看。
中平卓馬生於1938 年,是日本攝影史的傳奇人 物,既是攝影家亦是評論家。充滿批判自省反思性格,不斷在質疑和參透世間輪迴。
當年東松照明送贈中平卓馬一台相機作為結婚賀禮,從此誘發他拍照的興趣。後來心中開始萌生「攝影究竟是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也因此在六十年代後期與森山大道等人組成攝影團體 「挑釁」( Provoke)。以其粗獷、搖晃、失焦的黑 白影像與街頭及時抓拍等創作方式進行影像革命,強調主觀與個人化表現。稍縱即逝、狂野不安的畫面,正好反映當時日本戰後社會動盪、躁動焦慮的狀態。僅出版三期的《挑釁》,卻動撼了當時的攝影流行美學,並影響往後日本攝影的發展。
到了七十年代,中平逐步否定昔日建構的美學觀,並提出嶄新的概念和攝影實踐方法。當時發表的《為甚麼是植物圖鑑》,認為只是不斷強調「自我」、「主觀」而對「影像」本體沒有深刻的認知或反省,是不夠的。所以對過去的作品流露的強烈自我意識和作者特徵,感受相當不滿,甚至經由暗房操控和相機搖晃所留下的「手的痕跡」,都主張全面棄絕。取而代之的是,不流露個人情感,不渲染個人風格,讓世界自己說話,否定攝影是人類對世界的觀看方式與情緒投射。
除了否定自己的過去表現及燒毁底片等,曾經放棄拍照,更因酒精中毒,喪失大部分記憶與語言能力。兩年後逐漸恢復記憶,重新踏上攝影之路,創作風格截然不同,黑白狂野的影子消失,轉向平實的彩色攝影,有失憶前提及的把自我和情緒拿掉的「圖鑑」概念。
由中平卓馬戲劇性的人生,以至其顛覆再顛覆的創作觀。中平卓馬不但經歷了見山不是山,昇華到見山又是山的境界,之後他還是一再質疑和推翻自己的觀念。正如悟道也不是得道的終點,不是之後就甚麼都不用做了,如果以為已經悟透了,就停止反省、探究,那就會回到第一層,又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因為我們所以為的真,並不一定是真,所以依然要持續求真,探究事物的本質。
所以為甚麼「知道」那張平實的彩色風景相片是第三個層面,或者說「知道」後來的中平卓馬到達了「見山又是山」的境界。是因為知道了中平卓馬的經歷和體會,才能感受和理解他的相片。見不見山其實是很個人的體會或者是修行,而不是一套理論,很難用太理性的角度去分析。
除了創作人本身的個人經歷,他們的時代背景也值得關注。戰後的日本,既因美國而受到毁滅性的打擊,又於戰後受其極大的經濟支援,同時受到美國文化大量擁入,衝擊傳統文化及美學。如果說創作源於生活的話,那創作和政治、經濟就更密不可分了。
這三個層次除了創作人會經歷,同樣可以放在觀眾身上。因此,觀眾本身的「修行」將會影響對作品感悟的多寡,比如只依個人喜好,覺得只有好看不好看、喜歡不喜歡的是第一個層面;開始懂得賞析,思考和質疑是第二個層面,但有時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在腦中分析每個細節的用意以及作者的功力,有時反而不能好好投入欣賞;直至在觀看時已經不用刻意去分析去猜度,因為已經看透了,可以很投入觀看作品,那就是第三個層面。
當事物流動得如此洶湧,資訊流量亦那麼龐大,創作人要是沒有足夠的意識,很容易迷失方向。在這個愈來愈沒有明確標準的時代,當甚麼都可以是藝術,是不是甚麼都可以不是藝術?創作人需要更堅定的心、意識和自律,才能繼續完成藝術甚至人生的道路。
菲林攝影是和世界通靈的方式
比起使用菲林還是數碼,許叢認為意識層面要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事。他坦言過去曾經事業得意,為人不可一世,後來大病一場,咬緊牙關走過人生低谷。其後對人生和創作有所感悟,心態改變,意識也得到昇華。而選擇用菲林創作,是因為覺得觀看、拍攝、顯影、放相的歷程,是很靈性的動作,給他可以和世界通靈的感覺。正因如此,他可以完全不理世俗,只做自己。跟這世界聊天,跟他爺爺溝通。「我常覺得過世的爺爺,透過光與影在和我聊天,和我對話,有時不是我要去拍,而是那個東西吸引我,一直在叫我拍它。」
短訊著⋯⋯ 又𨍭過彎
空氣依然,一樣混雜著濕潤
而溫度,在相同的季節下 有徒然悵惘的落差
我,只好故作鎮定
漠視世界的慰問
向你,慢條斯理的介紹
你放棄的
故鄉
匿名者
略有所失⋯⋯
感性的許叢常常詩意大發,作詩然後找相片來配。
許叢 .澳門.平面設計師
2002年理工學院平面設計系畢業生,曾在上海待過幾年,從事廣告設計工作,為百威啤酒、舒適剃須刀及肯德基快餐店等作形象設定。現職澳門藝術博物館平面設計師,更對攝影、文學、電子音樂與街頭藝術有著濃烈興趣與獨特看法,又於澳門本地雜誌作電影評論專欄工作。 主張每個創作專案也是一次成長契機,所以創造一些設計獨特的作品。既能大範圍內傳播,也能在本地小範圍內流通,目的是推動澳門設計至世界水平。 攝影更是觀看世界的一個媒體,主張慨念為先的方法;構圖只是技術,器材更是自我陶醉的玩意;真正能用五感來感應世界,來算是攝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