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鈞訪問 「這是要長時間積累,要不懈地努力」
採訪:梁倩瑜
記:您本身是藝術家,也是高校的老師。這次帶來的中國實驗電影和錄像不少是出自年輕一代之手,您覺得現在這方面在中國的發展狀況是如何? 董:我覺得是兩個線路。第一是在當代藝術的範疇裡,如多頻道錄像和影像裝置這一類,第二是在獨立電影範疇內的實驗影像,這兩方面其實有一定的差異,包括媒介、藝術家的角度及美術背景等等。橫向與中國當代藝術比較下,當代藝術的實驗影像做得更智慧一些,有力量一些;但我覺得在獨立電影這一塊,有點欠缺的,太簡單了,簡單的意思是一定要講非黑即白、政治正確或藝術形態的東西,但我覺得是太簡化,削弱了電影或影像本身的可能性,過於單一化;不過也有做得比較有探索性的,有些是反美學的實驗,這不論我個人是否喜歡,但可見他們在藝術歷史的脈絡裡有往前探索的可能性。 記:是否很多作品也來自學院的師生?在學院裡培訓的機會是否更多? 董:學校是真正的策源地吧,實際上是兩群人在做(實驗電影/錄像),一是不是學動畫出身的,他們可能是藝術家、作家等,他們轉入這個方向發展;另一群是學院出身的,是學生或畢業生,所以學校是很重要的生産基地。學校的責任也是盡量在學習時間裡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和可能,大量觀看作品及實踐,但實際上,畢業後能從事這類型創作的人有多少?是很少的。 不要說實驗電影了,就算獨立電影也缺乏市場,《白日焰火》能在全國達到一億的票房已經是很驚人了,但這僅僅是一個個案,相比商業片收益還是差很遠。實驗電影或動畫就更為少眾了,更為邊緣,也是前沿學科,所以它本身沒有很好的生態鏈,從事的人能很好地「活着」是很難的。就好像張小濤所說,他要靠賣畫來反補他的動畫創作,更別說年輕的學生了。 而且做這方面的人本來就少,尤其現在九十後看重既得利益,今天我也與 Bianca 談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越來越淡漠,信任也缺失,生活也很碎片化,沒有事可以讓他們特別感興趣。不像以前有放映或講座,大家可能很興奮,現在都使用網絡社交,大家的關係很冷漠,所以很難形成氛圍。所以不少實驗電影的藝術家為老師,以「七零後」的藝術家為主,他們可以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學生的話作品也不穩定,留下的還是有,但少之又少。 記:為何面對如此的困境,您們還是致力推廣實驗電影/錄像?如何推廣?
董:我在西安做了十年放映了(中國青年導演電影雙周、西安國際影像節),看到觀眾越來越多了,不少觀眾本來是來參觀美術館的,看到有放映便坐下來,看進去了,還問工作人員何時會繼續有放映活動。這是要長時間樍累的,要不懈地努力,才會有人願意走入藝術空間或電影院去看這些被忽視掉的、好的電影;另外,我覺得媒體的作用很大,所以我很重視本地媒體,他們大多是大眾媒體,你不要希望他們有多高的知識存備,因為文化版的記者要涉獵的範圍太廣,可能他們的報導與你想說的東西是有割裂的,所以我在做本地媒體稿時,做了很多大眾連結,就是我會把自己所說的事和電影與社會熱點或話題聯繫在一起⋯⋯我希望我寫的東西可能和他們(大眾)是有關係的,會特別平易的,沒有很大的距離感。讓本地觀眾首先願意來,看了以後發覺片子還是不錯的,加上與導演的 Q&A,以及我 們的討論,慢慢累積。 記:所以現在也是與美術館或博物館合作為主? 董:還有電影院和藝術空間,像牛房那樣。
《胡志明小道》中國/2011年/90'(董鈞藝術紀錄片)
《胡志明小道》中國/2011年/90'(董鈞藝術紀錄片)
記:回到您的作品方面,您拍了不少紀錄片,這次參展的也是紀錄片。您也提及之前跟著老奶奶拍攝她臨終前的生活,您是如何拿捏被拍者的隱私與公開的關係? 董:我認為與導演本身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有些人拿著機器和你是對抗的,有些人就如牆上的蒼蠅那樣,靜靜地聽,這與導演的性格和立場有關,對於影片的切入角度都不一樣,這決定了影片最終的距離感,導演、人(被拍者)與觀眾三層的距離感。至於我,是屬於往後退的人(旁觀者的角色)。 記:這次把作品帶到澳門,與澳門觀眾互動,您有什麼感受? 董:我覺得很好啊,雖然觀眾不多,但質量上我覺得是不錯的,大部份能說到問題的核心。我也希望建立長效的交流,例如邀請澳門的藝術家參與西安的電影節,或做評委,也可以做兩個城市的交流項目,互相合作。這次也去了邊度有書和葡文書局,看到一些年輕藝術家的畫冊,我也買了澳門文學獎的文集,回去可以讀到一些澳門作家的散文和小說。
董鈞,藝術家、策展人、導演。中國•西安國際影像節藝術總監、西安亞洲民間影像年度展總策展人、西安美術學院影視動畫系攝影專業教研室主任。 作為藝術家,他曾獨家簽約代理於長征空間, 並於2007年舉辦「對視―董鈞個展」,2008 年獲得香港CNEX基金支持拍攝紀錄片《大水》 在臺灣出版發行並參加多個國際電影節,2010 年參加「胡志明小道」項目穿越越南、柬埔 寨、老撾東南亞三國。近年來參加「未來的回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美國broad美術館)、「現實是過去的未來影像展」(韓 國ARKO美術館)、第27屆法國環境國際電影 節、Chinese Video: “Chinese Video: Chord Changes in the Megalopolis”(美國Morono Kiang 畫廊)等。 詳細履歷: eximacau.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