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的作品──黄子珩
文:郝元春
子珩是個非常內斂害羞的人,但是說起自己的創作就變得健談自信了許多。兩年前我見過他的一些小畫,他稱之爲習作的一些作品。很小的一張張,但卻是細膩到嘆爲觀止。這個身軀瘦弱的男生,內在藏著什麼巨大的能量呢?這次藝術博物館的動漫美學雙年展上,我再一次看見他的作品,風格依然,還是那麼精緻的小幅鉛筆畫作,但是看得出,多了一份沉澱和更多的思考。
藝術沒有定義,只是想畫畫
黄子珩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西畫組,小學的時候很喜歡在一些畫册上描圖,加工到立體感很强,將之變成自己的「畫作」,看來從小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到中學受到哥哥和一位美術老師的影響,開始正式去學習繪畫。雖然接觸繪畫這麼長時間,而且又是讀藝術大學,但是子珩還未曾定義過什麼是藝術。他覺得藝術的定義在不斷變化,從沒有刻意去想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只是想創作,只是想畫畫,因爲開心,所以要繼續下去。沉穩的子珩,內在有一股再單純不過的對畫畫的赤子之心。
在他的作品身上總是可以感受到一種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穩重感。
《聖誕仙人》
謹慎思考再去創作
在這次動漫美學展裡的作品,子珩說這批作品早在三四年前已經開始構想,但真正開始畫則是去年時。他說自己的創作周期比較長,前期考量也很多。是個善於思考的人。畢業後從全職到兼職再到無職,到現在以自由身接平面設計工作,他一路走來都是爲了有更多的時間畫畫、創作及學習。他說最重要是充實好自己,才能應對外界的一切,
好的作品會發聲
說到作品,子珩自覺自己的作品不會刻意講太多大道理,他說,如果要畫,就不需要講,只要好好畫,作品自然會發聲。我們看到他作品裡有傳統中國畫的元素,但當中的角色人物却是和國畫環境互相衝突的一些動畫角色,外星人,或者一些科幻未來感的東西加入到畫面中,譬如作品《capsule》裡那個駕駛飛船的人。讓我感興趣的是飛船的構造,頂部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四角屋頂樣式,下盤和邊框的裝飾也是中式瓦片結構,而中間部分則是機械構造,這樣的想像力和結合的方式就變得十分微妙有趣了。雖然看上去有點突兀,但是卻又出奇的襯托他的畫面。那些畫遠遠看上去好像有點沒甚麼,但是仔細一看原來這麼大膽調皮。
這樣做的原因,他也滔滔不絕講了許多。因爲從小喜歡卡通片,漫畫,長大之後又開始接觸中西方的美術史,對裏面的那些大師作品很感興趣,尤其喜歡中國清朝以前的一些歷史古畫。這一路走來見到的東西方文化和藝術的不同,讓他開始深深思考。中國繪畫偏向寫意,重視意境的表達,是精神上一種抒發;而西畫追求的則是光線,透視,物理性,科學性的表現。兩者截然不同。
現在我們大多從小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反而我們自己的傳統的中國文化卻鮮有接觸,或是一知半解。實因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而造成 的。所以他想用中國畫的元素,再代入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角色,用這樣的方式來引起大家的共鳴,繼而可以吸引觀者對中國畫的注意。雖然力量微小,但是他想改變人們對中國傳統繪畫這方面的認識。
這就是他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要發出的聲音,而且希望這聲音可以傳播的更遠。
《小雲小吉》
《Capsule》